《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秋在山东启用

今年秋季学期山东省中小学将全面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由此,山东省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三个学段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省份。

2015年5月-2016年5月,山东省集中1000多位专家和一线校长、教师的智慧,研制了《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建构了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文化课程、实践课程四位一体的立德树人新格局。其中,专门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时任省长郭树清同志批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业。目前形成的纲要已经比较成熟,建议再增强一下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的仁爱、友善、诚实、守信理念”。这是我国第一个面向中小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方案。

依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2016年9月23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开受理传统文化课程教科书报审的通告》(鲁教基函〔2016〕19号),面向全国受理教科书申报,共有17家出版社报送了申请。受理申请后,山东省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了两轮审查,最终中华书局等9家出版社15个版本的教材通过了审查。这是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研制专家主持审查通过的全国第一套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

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开受理传统文化课程教科书报审的通告》后,中华书局充分发挥在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出版方面的优势,运用丰富的作者资源、文本资源和编辑资源,以实学为指导,组织编写了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初高中阶段教材顺利通过审查。

中华书局送审的山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为内容依据,教材编写坚持系统规划、分层设计、各学段有机衔接,坚持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原则。坚持知识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的均衡协调训练。坚持人文性、独立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设计理念。

初中教材按主题编排,每课主题及课内选文,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编排,并参照儒家的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修身之道,力求内容选择的先后顺序符合青少年心智成长规律。高中教材选取《说文解字》《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氏传》《老子》《墨子》《孙子兵法》《韩非子》十四部经典,每部经典单独设为一单元,选其精要,以原书篇目或新拟主题编排呈现。并按照经典内容和为学次第分为:以传统“小学”为基础和入门的文字学经典研读、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的儒家经典研读、饱含传统文化智慧的诸子百家经典研读。

未命名

初中教材特点

1.紧扣纲要,增加时代精神所需,道德纲目更加全面

山东省教育厅《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内容体系上,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为道德纲目,通过经典专题教育,比较系统地认知、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华美德,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完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教材以“八德”为纲目,另增加“和”“仁”二德。

2.内容方面,年级与年级之间,课与课之间,栏目与栏目之间,力求编排有序,逻辑清晰

每课主题及课内选文,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编排。精心梳理每课格言、名句的内涵,据此分类编排,使每册内容呈现不同的特征。具体说来,低年级多为具体、感性的规范和事例,高年级相对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在每个主题的选文和故事编撰上,参照儒家的修身之道,便于践行

每课经典内容选排上,参照儒家的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修身之道,力求内容选择的先后顺序符合青少年心智成长规律。故事选择历史上的典型案例,与主题高度契合,让学生在学习经典之后,能找到历史上的依据,树立榜样。

4.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求,借鉴《中庸》的教学智慧,精心设置课程栏目,方便教学

《中庸》中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本教材借鉴其蕴含的教学智慧。每课的栏目设置有“导言、经典选文、思考讨论、延伸阅读、积累与感悟”五部分。

“导言”高度概括本课的文化内涵;“经典选文”根据主题博取众家,“思考讨论”通过与中学生生活、学习高度相关的重要问题设置,展开严密讨论和思考,以启迪心智;“延伸阅读”,提供古今故事案例,增强学生的感知;“积累与感悟”部分,通过增加选文积累,现实问题导引,引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现实中去。

5.深度融合山东地方文化,通过赞山东人,写山东事,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认同并积极践行传统美德

教材每册“文化常识”单元按历史发展的脉络,选录介绍先秦至明清山东地域历史名人或文化现象,以扩大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initpintu_副本

高中教材特点

1.说文解字,明示源流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特征之一。解读汉字的经典,首推《说文解字》。研读《说文解字叙》,可以初步了解汉字,知道汉字创制、源流的概况,并为解读经典打下基础。占全书篇幅的5%。

2.儒家为主,诸子为辅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九部九个单元,占全书篇幅的70%。诸子经典四部四个单元,占全书篇幅的25%。

3.精选篇目,点面结合

每部经典精选内容,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思想概要”系统介绍思想主旨、文化价值,以面应点,点面结合,展示经典概貌。

4.突出文化,侧重思想

绕开繁琐的学术考据,直奔经典的思想精华。在选篇时,即以能否表现中国文化的某一特征为重要标准,并在解读时注意剖析。如《诗经》选篇与爱国、孝悌思想有关,如《左传》选篇与荐贤、忠敬思想等有关。目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桥梁,承续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用以指导现实人生。

5.民族立场,世界眼光

站在世界的高度,审视中国的经典。在思想概要、解读、学思园地等栏目设置中,结合经典内容,适时进行中外联系、对比,凸显民族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人文关怀。如中国的“天”与西方的“上帝”、中国的“君子”与西方的“绅士”等的异同关系。

6.注重思辨,糅合知行

经典研读只是路径,终点却在育人化人。教材通过思想概要、解读等的逐步熏染,通过学思园地的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并用以指导实践。

7.名家撰稿,齐鲁特色

约请学界名家撰稿,质量有保障。所选经典,绝大部分与山东文化有密切关系。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