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问蚕》入选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

“这是一本用心的书,图文节奏恰到好处。封面上的蚕蛹是点睛之笔,内文选用大尺幅摄影图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蚕一生的美好,极富视觉张力;与文字呼应,在阅读上有代入感;翻页也富于变化。文字版面的线条变化,呼应了蚕的一生。”

——2017“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评语

11月13日,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揭晓,全国22家出版社的25种图书荣膺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将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其中,由晋城市慈善总会会长赵学梅所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陌上问蚕》位列其中。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能入选2017年“中国最美的书”?它的美体现在哪里?

一本关于人与蚕桑情缘的书

“问蚕之路是一种修行。”环衬页上的这九个字总结了《陌上问蚕》作者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本关于人与蚕桑情缘的书。

作者用五年多的时间,在乡村、在田野、在海滨、在高原、在域外,探访那些与蚕桑有关的人和事,触摸中国蚕桑的发展史,感受农耕文明时期晋城地区因为蚕桑盛行带来的繁荣和富庶,了解到阳城、沁水的茧丝,泽州的双宫泽绸、高平的潞绸、陵川的丝麻都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还引出了“家蚕驯化是人类科技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个可商榷的话题。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蚕破卵而出的欣喜,蚕蛹破茧而出的自信,雄蛾以身殉情的无悔以及成蚕吐丝结茧的辛劳,更可以看到蚕与人、蚕与桑、蚕与丝背后的动人故事。

我们在《陌上蚕桑》的字里行间,不时可以看到作者对蚕以及那些以蚕桑为事业、为生活的人和事发自内心的慨叹,并最终升华为对生命本身的思考。一本书,170幅精美图片,30篇文章,通过精心的编排和装帧,把读者带入一个“问蚕”的世界。

一本图文节奏恰到好处的书

“一本用心的书,图文节奏恰到好处。封面上的蚕蛹是点睛之笔,内文选用大幅摄影图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蚕一生的美好,极富视觉张力;与文字呼应,在阅读上有代入感;翻页也富于变化。文字版面的线条变化,呼应了蚕的一生。”这是2017“中国最美的书”评委会对《陌上问蚕》的评语。

“中国最美的书”创立于2003年,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书籍设计年度评选活动,邀请海内外顶尖的书籍设计师担任评委,选出当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并送往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的评选。本年度“中国最美的书”评选报名工作始于今年6月,通过单位、个人选送及专家推荐三种途径,共收到参评图书312种624册。这312种图书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市94家出版单位,所有参评图书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历史、生活、儿童等方面。经过全体评委三轮投票评选,于11月11日产生了最终结果。

商务印书馆推荐《陌上问蚕》参加2017“中国最美的书”的原因有二:第一,作者身兼散文家、摄影家,文中170幅精美图片全由作者多地寻访拍摄,很多图片较为难得。第二,本书为四色精装图文书,由中国知名设计师做整体设计。《陌上问蚕》一书,不同文风对应不同质感的纸张:偏艺术的文章对应薄而透的光滑纸张,曲线排列的内文版式如同茧里涌动的蚕;偏技术的文章对应厚而糙的纸张,文字排列如同蚕室架子的摆放,图片和文字有节奏的出现。同时,书只将地脚切齐,保持天头和书口的参差不齐,模仿养蚕的卵书堆叠时的效果;封面则采用与蚕茧相似颜色和质感的纸板,图形与文字采用两种不同的烫白,简洁而优雅。

《陌上问蚕》的设计师告诉记者:“整本书采用与‘蚕’相契合的装帧设计。因为我们经过梳理后,发现书中的30篇文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作者身体力行的‘问蚕之路’,即所见所闻;一类是关于蚕的历史文化的文字,即所思所想。而其中一篇《蚕在出世入世中编织艺术》正好可以过渡这两部分,从蚕的历史文化到如今现实中的桑蚕状况与‘出世入世’一词不谋而合,再配以170幅的照片,由此得出了本书的编排顺序。”

一本融合了艺术与技术的书

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特邀评委——设计师吕敬人说:“最美的书是将设计师的个性发挥出来,架起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让读者受到自然纸质感染并获得轻松的、诗意的生活。”

《陌上问蚕》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书的开本宽182mm、高260mm,近似正度16开,其比例182∶260约等于黄金比例,使用这个比例的开本,也和本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理念匹配。开本大小适度,介于纯文字书籍和画册之间,便于读者拿在手上翻阅时也不会影响图片的观看。

设计师表示:“艺术与技术是本书设计之初一直思考的一个点,本书的文章也同时带有艺术与技术这两种属性。如何表现这两种属性的微妙关系,并把二者同时不冲突地容纳在书的设计中成为思考的重点。通过与作者多次沟通后,决定利用纸张的切换和内文版式的变化来表现这两种属性。”

最后的成书分别在艺术和技术属性的文章中采用不同的纸,并结合不同的装订方式,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气氛。艺术属性文章的纸轻而薄,触感细腻光滑;技术属性文章的纸朴实、厚重,采用锁线胶装的装订。同时,两者之间的版式也完全不同:艺术部分由于内容多为历史与文化类,所以文本的轮廓为曲线,如同柔软的蚕一样,采用细且较小的字体;技术部分的内容多为现实中真实的人或事,相对于艺术部分的文本,轮廓更加硬朗,棱角分明,采用粗且较大的字体。虽是看上去截然不同的版面,但它们背后是同一种网格体系在约束着它们,最后达到和而不同的效果。

所有精心的编排和设计,都只为将一本真诚的书奉献在读者面前,正如作者在后记中记述的:“我写的不是最好的,摄像不是最好的,而是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变得更好。所以我努力创作了《古树苍烟》、《唐风宋雨》、《陌上问蚕》。我的野心是想告诉我故乡的人,蚕桑在世界里的温度,要重拾蚕业。”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