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邓飞:柔软改变中国

《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邓飞 著;华文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邓飞,一名湖南籍的调查记者,从发起“免费午餐”至今,短短两年内推出七个系列公益活动。令人惊叹的是,从个体的力量通过网络凝聚全国各阶层的公益热情之后,迅速得到国家从政策层面的响应弥补施政不足。

2011年7月10日,民盟贵州省委、华中科技大学和贵州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同心·同行,为贫困小学生‘免费午餐’募捐”活动,共筹得善款11.2558万元。

2011年秋,庐山东林寺,黄叶一地。大安法师问,为什么要做免费午餐。邓飞说,“是不忍。”

截至2013年11月,“免费午餐”公益项目累计募捐超过7000万元,开餐学校328所,累计受益人数7万余人。同时,推动国家营养计划累计投入400亿元。

邓飞,一名湖南籍的调查记者,从发起“免费午餐”至今,短短两年内推出七个系列公益活动。令人惊叹的是,从个体的力量通过网络凝聚全国各阶层的公益热情之后,迅速得到国家从政策层面的响应弥补施政不足。

一个调查记者转型为公益人士,可能只是角色转换。但更重要的是,邓飞提供了公益哲学如何参与建构时代精神的一种可能性。

邓飞发现,舆论监督能够集聚愤怒力量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但是,“柔软的力量,比愤怒的力量更富张力,更加宽广磅礴。”这种认识,转变为一个新的成果:2013年12月21日,《柔软改变中国》新书首发。

人民网舆情频道主编祝华新不吝赞词,称赞邓飞和“免费午餐”对中国现阶段的国民人格转变,减少暴戾怨恨之气,寻找一个恰当社会定位,有一定启示。

恻隐之心的触点

2011年春节前后,邓飞遇到了有“中国最美支教教师”之称的蔡加芹。闲聊时,蔡加芹提到,她在贵州支教时忘不了学生们眼巴巴的眼神,很可怜。

为什么呢?

蔡老师说,每一次教师小食堂开饭,孩子们没有午饭吃,闻到香味总是眼巴巴看着她。她不忍心,只能把饭端回宿舍,关起门来悄悄吃完。

蔡加芹看到的是,父母不在家的乡村孩子在学校连一顿冷饭都没有,有男孩为了填饱肚子,偷偷跑到农民田里刨土豆,捡点柴火找空地烧了吃,或紧张着急,或因为没有掌握火候,土豆并未烧熟就狼吞虎咽下去,回到教室,不少孩子满嘴都是黑的,还有的会拉肚子。因为饥饿,孩子无法上体育课,时常会晕厥。

贵州纳雍大山里,一个七岁的男孩陈文详,他妈妈煮一锅青菜作为一家人的晚饭,锅里看不到一丁点油,大米也只是过年吃一次,他们的食物是包谷饭、酸菜、芸豆汤。孩子如何吃得饱。

学校太远,中午没饭吃,成为很多低龄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已经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免费午餐”计划,日本在战后困难时期,坚持给小学生配发午餐,在美国,也有政府补贴午餐免费的制度,惠及3千万学生。

这些话融成了地下的岩浆,在邓飞的心灵板块里涌动。邓飞和他的500名记者同行在微博发起“中国乡村儿童免费营养午餐”,意图帮助孩子们免除饥饿。

免费午餐最早在贵州黔西沙坝小学启动。而在纳雍县昆寨乡,岩上小学校长为学校开饭后有3个学生重新来上学激动不已。

在湖南,新化县奉家镇横拉坪村快乐小学成为湖南第二所“免费午餐工程”学校,43个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现场情况是,43个孩子齐刷刷的翘起了脑袋,等待着香喷喷的饭菜。一个孩子嘴边沾着饭粒的画面被相机定格,令人动容。

“人对孩子都会心生恻隐,我发现了庞大社会躯体上那个灵敏的触点。”邓飞将乡村儿童饥饿的图景,通过微博即时铺展到公众的视野内,激活了无数人的爱。人们带着各种资源汹涌而来,汇集成为一条奔涌的大河。

从2011年筹集到2万元、建第一个学校食堂开始,截至2013年1月,“免费午餐”公益项目共募款超过7000万元,参与人数突破千万,项目惠及18个省、市、自治区,328所学校,7万余名学生。

国家的响应

在纳雍大山里,免费午餐团队成员、原《都市快报》记者沈雁冰看到乡村家庭的艰苦处境。他在电话里跟邓飞讨论,如何说服浙江人给贵州孩子捐款——杭州市民为什么这么关心千里之外的事情呢?

他们敏锐的发现这些县的劳动力早年流向珠三角,后大多流向长三角,很多就在浙江。

纳雍县羊场乡政府提供了一份材料表明:这个乡6000多个外出务工人员,至少有40%在浙江。

很自然地,找到了切入口。大量贵州乡村劳动力为浙江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他们的孩子还在为午饭发愁,我们是不是该为他们身后留守的孩子做点什么?

2011年4月初,《都市快报》每天在报纸上向读者汇报募款进展,三天获得409836元。5月8日,沈雁冰再赴贵州时,在深山里他接到同事电话,有个人给免费午餐捐了250万元!

民间热潮涌动,但整个团队还沉浸在惊喜之中时,更大的惊喜来了——国家的呼应。

2011年4月启动免费午餐活动,5月,《人民日报.》就发表评论《“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评论指出“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保障这一权利,本是政府应尽之责。

而这也正是邓飞期待的。他说,我们做“免费午餐”,实际是提醒政府重视和介入,你暂时没有做,你缺位,我不指责,不抱怨,先做着,做给你看。要想帮助千万名的乡村儿童摆脱饥饿困境,非国家出手不可。

“免费午餐”后三个月,国家营养改善计划就出台。国家在宁夏的试点预示着中国乡村的营养午餐问题,最终极有可能由国家介入解决。

2011年10月,温家宝宣布国务院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国家投入160亿元解决乡村儿童的饥饿问题,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已经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699个县陆续展开,投入的资金近400亿元。2012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评估显示,营养午餐计划实施两年,学生上课的饥饿感从最初的70%下降到百分之十几,平均身高长高超过一公分。

而在贵州,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在5年内投入120亿元,为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解决上学食宿难题,其中100亿元由政府财政投入。目前,87个县1.43万所学校实施营养计划,惠及农村学生396万。

2012年4月10日,“免费午餐”团队从李克强手里拿到“中华慈善奖”,它是中国慈善领域的政府最高奖。

邓飞甚至认为,即使没有营养午餐的出现,国家同样也会着手解决乡村儿童的营养匮乏,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表示,孩子的午餐是国家战略,关乎到国家战略的长远发展,所以不可以不做,不可能不做,孩子吃饭至少要一百年。

柔软改变中国

邓飞说,作为调查记者,亲身感受到舆论监督集聚愤怒力量形成一个强大的压力集团,压迫令改变迅速发生,甚至因为自己的报道将一些官员送进了牢房。

但是,除了通过批评报道,形成一股愤怒的压力去影响决策者,改变这个国家,是否还有一些新的可能?

“免费午餐”改变了邓飞。他说,“我又见证了一股力量——柔软的力量,比愤怒的力量更富张力,更加宽广磅礴。”

他发现,孩子是中国人最大的公约数,对孩子的爱可以联合所有阶层和几乎所有国人。

爱和善良,似乎是一把新钥匙,为大规模的社会改变找到了新的可能性。

大爱温润人心,行动改变中国。邓飞说,在他走进的一百所大学,他总是告诉学生们,要知道这个国家出了哪些问题或者哪里不好,其实很简单,因为很多人一直在批评,甚至编着段子,变着法子在批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解决它,让他好起来。

“一个人不能总是把自己浸泡在愤怒、沮丧或者怀疑的液体里,我们需要清爽、轻快的生活。最简单的是,我们停止抱怨,不再迟疑,先行动起来尝试改变。”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