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表彰延庆县优秀益民书屋管理员。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供图
● 把政府用钱买书、给农民送书,同政府拿钱给农民发放购书券、让农民自己买书结合起来,让农民自己选购爱看的书、用得上的书
●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星级书屋”评比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
● 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提高书屋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益民书屋运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上来
宽敞明亮的书屋里,窗明几净,各类图书、报刊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报架上,井然有序。益民书屋管理员在对新进的图书进行分类,几个农民读者或翻看报刊,或阅读图书……这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益民书屋内看到的真实场景,也是北京市积极推进益民书屋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2010年年底,北京市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3349亿元,已建成3975个益民书屋,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村村有书屋”的战略目标,420万京郊农民、来京务工人员和农村中小学生成为受益者,北京读书益民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建书屋:农民自己说了算
2005年12月18日,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正式启动。在益民书屋建设初期,农民看什么书并不是自己说了算,益民书屋的书目是按照统一原则、统一书目进行配送。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读书益民工程工作人员在和农民交流中发现,统一配送的图书不能满足众多农民的不同需要。“北京有3000多个农村,村村情况都不同,农民的阅读需求肯定是不一样的。”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冯俊科如是说。
从2008年开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开始了将近1年的社会调查,和农民座谈、与益民书屋图书管理员座谈等形式的调研多次进行。2009年,北京新闻出版局对益民书屋建设达成共识:“农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不仅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冯俊科认为,只有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益民书屋更有生命力、更有针对性、更有创造性。为此,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提出了“益民书屋怎么建,农民群众说了算”的建设思路。“选什么书,由农民自己做主。”针对农民阅读的不同需求,北京市新闻出版局不断完善益民书屋建设方式,把政府用钱买书、给农民送书,同政府拿钱给农民发放购书券、让农民自己买书结合起来,让农民自己选购爱看的书、用得上的书。从2009年开始,北京市开始对农民发放购书券,其中20%的图书由政府统一配送,80%的图书用购书券自选。“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农民群众最大限度参与益民书屋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冯俊科介绍。
与此同时,政府还为农民选书、购书提供服务。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对供货商提出要求,要不定期把图书管理员送到图书供货点选书,中午由供货商提供午餐,还负责把他们送回村。有的供货商还亲自把书拉到乡镇,由图书管理员自由选书。“灵活的形式,为农民选书搭建了平台,为农民阅读好书,购买他们喜爱的图书提供了方便。”冯俊科说。
为了提高“三农”图书的针对性、实用性,北京市新闻出版局还每年组织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出版专家组成的回访小组,对已建成的益民书屋进行回访,了解农民的读书需求,并及时将需求信息反馈给有关出版单位,鼓励、资助出版单位策划、编辑、出版农民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三农”读物。5年来,北京市已资助出版了《进城务工指南》、《农村政策法规》、《乡村接待礼仪》、《农家乐经营秘笈》等近百种图书、音像制品,并陆续装备益民书屋,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2010年,在益民书屋的建设中,又首次增加了专家推荐环节,这使益民书屋的图书在农民自选的基础上,有了更科学的把握。
管书屋:“三个建设”做保障
“作为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益民书屋建设不能一建了之,必须扎根农村基层,做好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品牌建设三个建设,确保书屋‘建得起、管得好、用得上’。”冯俊科告诉记者,5年来,北京市始终按照“有目标、有标准、有计划、有评价”的要求,先后出台了《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总体方案》、《益民书屋建设方案》、《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采购招标工作实施办法》、《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资金审批、书目评选、样书审读、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制度。
为了加强资产管理,每个书屋建立了资产台账,逐一登记书屋财产,认真填报新闻出版总署的“农家书屋信息管理系统”,做到账目清楚、责任明确。各区县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益民书屋管理规定》、《管理员职责》等制度,对书屋开放时间、借阅登记等做了详细规定,使益民书屋做到“标识统一、制度上墙、环境整洁、管理规范”。
同时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深知,抓好管理员队伍建设是管好、用好益民书屋的关键。为此,各区县陆续建立了由大学生村官、村干部、退休教师和普通村民组成的管理员队伍。有部分区县还把益民书屋、数字影厅、文化大院等资源进行整合,建立文化资源专管员队伍,把管理益民书屋作为其中一项工作职责。为了提高管理员业务水平,北京市建立了管理员上岗培训制度。怀柔、延庆等区县还统一制发了培训证书,要求所有管理员持证上岗。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益民书屋的服务水平,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星级书屋”评比制度,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根据益民书屋的硬件设施、运行管理、服务质量、读书活动和借阅效率等,把益民书屋划分为1星级~5星级,对不同星级的书屋给予不同的奖励。通过“星级书屋”评选,督促书屋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书屋拓展:营造浓浓读书氛围
在完成京郊农村益民书屋全覆盖的情况下,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正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提高书屋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益民书屋运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上来。
冯俊科告诉记者,市局目前正积极开展社区益民书屋建设的调研和试点工作,推动益民书屋建设向社区发展,要让更多社区居民也感受到益民书屋的魅力。同时,市局将继续完善市、区(县)、乡(镇)、村益民书屋四级管理网络,不断健全益民书屋的管理工作机制。组织动员各区县、乡镇,借助益民书屋、北京图书节、北京春季书市和世界读书日等平台,开展好以“北京阅读季”为代表的品牌读书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不断增强“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观念,在全市形成浓浓的读书氛围。
冯俊科说,目前随着数字出版、网络阅读等新兴出版业态蓬勃兴起,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民群众共享出版业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将在有条件的行政村积极推进数字益民书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