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全国美术出版社社长年会与往届相比,其新面孔显著增多。岭南出版社、天津美术出版社都更换了新的带头人,此外,像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等也纷纷派出新上任的副社长到会。两天的会议下来,这些首次参会的领导的共同感觉是,有回家的感觉。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与其他的联合体一样,美联体各成员出版社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只是这种并非“零和”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竞合的状态,20多年来大家就是靠这种既互争雄长又患难与共的关系,相互促进,携手发展。
共享出版资源
在社长年会召开之前,美联体先行举办了全国美术图书订货会,在会议现场,记者亲切地感受到了美联体之间那种独特的竞合关系。
走进位于广州华泰宾馆的全国美术图书订货会现场,只见40多家参展出版社“一”字摆开展台,各出版单位、全国美术图书百家专销店、各省市图书批销中心等700多位代表集聚一堂,热闹非凡。浏览这些展台上的新书,可以发现,每家社都有自己的出版特点,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但是如果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也许就在相邻的两个出版社的展台上,都展示着同一本图书。比如,大型画册《黄宾虹全集》就同时出现在浙江人美社与山东美术社的展台上。
林阳告诉记者,由于此前一些美术类图书重大出版项目工程宏大,因此几家社联合出版是常有之事,虽然这些合作有时并非是完全的市场行为,但美联体成员社之间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传统。这种合作的好处,一是可以发挥各自的专长,二是在投入和营销上也可以相互配合和支持。比如,人美社与天津美术社合作出版的《任伯年花集》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共建行销渠道
为了配合美术图书的出版,扩大美术图书市场,促销美术出版物,特别是密切出版社与书店的关系,美研会联合发行集团对此做了很多工作。他们独创了“全国美术图书百家专销店”的制度,在全国选择了100家经营信誉好、销售业绩领先的书店作为美联体图书的专营店,每年还会举行评选,优秀者会被授予奖牌、奖金,不合格者则会被除名。
这项制度坚持了近20年,在业内可谓美名远播。记者在现场随机进行了采访,一些书店人士表示,获得授牌后,全国所有的美术图书出版社都会在供货品种和图书折扣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出版社的新书也会在第一时间发到,这些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百家店不仅使美术出版社有一个稳定高效的分销渠道,也令出版社获得了信息反馈的平台,对于各品种的销售状况以及读者的反映和要求等,业主都会及时反映给出版方,可有效避免盲目出版、跟风出版等现象,以提高出版社的效率。”中国版协美术发行专业委员会主任秘书长王锡舜如此表示。
共谋走出去大计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数字化的挑战,美术图书的市场成长不如往年,所以在此次社长年会上,大家就美术社的生存空间和出路等问题进行了热议。
美术社走出去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中青国际出版传媒总经理郭光在会上介绍了他们投资英国高端艺术图书市场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他表示,通过这5年在英国的本土化经营,我们充分认识到,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出版工作流程的不同,国际出版与国内出版在选题、编辑、营销等各个环节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特性。只有主动了解和认同西方的出版文化,不断调整自身的步调,坚持创新机制和工作方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才能取得进展。
郭光的发言在社长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很多人认为,东南亚包括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的艺术作品还是非常感兴趣的,美联体及其成员社也应该稳步占据国内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林阳表示,随着中国出版的繁荣发展,随着科技发展带动的数字化出版的来临,出版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是中国出版界必须破题的时候了。全球化图书出版必然涉及全球营销。中国出版界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是并购国外著名的出版机构,一是在全球设立自己的出版机构或办公室。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在全球建立了54个办公室,中国的出版社能否在几年内建30个办公室呢?如果在全球设立这样的办公室,则要按国际化的要求设立,要与国际最著名的出版公司合作,要用高薪聘请出版行业(包括外国出版行业)的专家人才。要当做一项事业做,用企业经营方式做,而不是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