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3月14日,中国出版集团分别召开“如何做开教育出版”、“如何做精专业出版”调研座谈会。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谭跃,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副总裁李岩、潘凯雄等出席会议。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中版教材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13家成员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座谈,调研组全体同志列席会议。
与会者一致认为,教育出版在出版产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开教育出版”、服务教育事业既是中国出版集团实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目标的直接要求,也是作为文化出版国家队的重要使命。集团有教育出版的传统,如20世纪上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曾长期主导当时的教育出版市场,新华书店曾为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教材出版和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新时期,受多种因素影响,集团旗下仅有音乐、美术、书法等少数几科基础教育教材,高校教材市场份额也被蚕食殆尽。
与会者建议,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从产品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要放下面子、放下架子,以职业教育教材、继续教育教材为突破口,利用中国出版集团的品牌优势,认真做好市场调研,抓住市场机遇,打造精品教材教辅。同时,还要从集团层面整体部署,建立一套战略领导机制和统分结合的运行机制,有效整合集团内部的资金、内容以及渠道等优质资源,搭建一个教育出版的“高速公路网络”,迅速做开教育出版,打造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教育出版产业链。
关于专业出版,与会者认为做好关乎思想传承、文化传播的专业出版是中国出版集团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出版集团以其优质的品牌资源、优秀的作者资源、海量的版权资源以及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等诸多优势,在专业出版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赢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但放在国际出版大环境里看,中国出版集团的专业出版规模体量还很不够。与会者指出,中国出版集团专业出版范围主要局限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较少涉及政、经、法等社会学科以及农、工、医等自然科学学科,在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面与国际专业出版名社相比差距更为明显。
针对专业出版领域的不足,与会者认为,首先要坚持理想出版的信念。要明确专业出版的方向、持续开发不动摇,形成专业出版的品牌特色;要在市场经济、学术泛化的冲击下,坚持专业的学术标准不下降;要加强专业编辑队伍建设,为他们在经济考核指标上减负,并做好提升专业素养的培训。其次要遵循产业规律,学会科学经营。要整合资源、快速反应,加强维护重点作者资源,积极开拓大型学术机构、专业学术组织资源,建立起生产营销的快速反应机制;要统筹规划、立体开发,合理安排生产能力,加快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进程;要筹集资本、科学运作,兼并国内有一定实力的专业出版机构,同时把目光瞄向海外,合理安排、有序开展海外合作并购工作,在专业出版领域做精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