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华文出版社《1945·大国博弈》新书签售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作者丁晓平亲临现场,并与读者畅谈历史。喜马拉雅总裁助理兼喜马拉雅大学校长徐莉荣应邀参加,活动由华文出版社副社长李庆主持。
“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丁晓平说,在“快餐文化”的大环境下,了解并学习历史非常重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新理解战争,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解冷战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大势和世界军事变革转型脉络。
现场读者提问
现场读者提问
丁晓平为读者签名售书
本书中,作者保持着他对历史真相的探究和一位作家的创作热情,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二战台前幕后不可思议的大国战略较量,揭开被遮蔽被篡改被误读的不可忽略的政治秘史。这是一本为现实的迷惑从历史那里要回真相、要回答案的现实之书:日本的侵略罪行,早就被世界所认定,安倍式的狡辩证明他在中学里就不是历史科的好学生;与此同时,当年的大国也留下了祸根,给冷战的开启留出了后门。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70年过去了,如果我们的思维方法还停留和历史描述依然停留在复述战场和重述牺牲,或者徘徊于国共两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贡献大小的争议,我们的文艺作品和历史研究依然拘泥于战争细节和揭示战争的残酷血腥,那么我们还缺乏大国眼光,缺失世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