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辽史》修订本出版座谈会举行

不是“歌德”,是“挑刺”

1

继《史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修订本相继出版之后,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最新成果是4月面世的《辽史》。5月15日,“薪尽火传——刘浦江与《辽史》修订本出版座谈会”在北大召开。《辽史》的修订由北大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刘浦江教授带领弟子们历时7年完成,所以座谈会也寄托着对2015年1月辞世的刘浦江教授的缅怀。

不过,这次座谈会并非常见的“歌德”或“追思”,特别是参与《辽史》审定工作的刘凤翥、陈智超等老先生们,在肯定修订本成绩的前提下,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问题,诸如简繁体字转换失误,文献名称不统一等等,另外还有一些非常细致的意见,或许源自学术观点的分歧。陈智超先生说:“怎样对待已故的刘浦江教授留下来的成果?这么一个大部头,出现少量的错误,是正常的,既然要‘薪尽火传’,有错误指出来并加以改正,这正是我们的作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则表示,“二十四史”的修订,无论在审稿定稿过程中还是一版一印之后,都会吸纳各方面的意见加以完善,像《史记》修订本从第一印到第二印就改了不少。《辽史》修订也希望学者们继续提意见,以便二印和出平装本时能够改正。

《辽史》由元人撰修,仓促成书,问题很多,被认为是“二十四史”中编得最糟的一部,尽管如此,它依然是研究辽朝历史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点校本《辽史》最初由冯家昇负责整理,后由陈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本次《辽史》修订,除充分利用各种传世文献外,也非常注意运用出土的石刻资料,并吸收重要的考订和研究成果,不仅纠正了原点校本的许多错误,而且还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增补了大量新校记,体现了当代《辽史》研究的新水平。主持《辽史》修订的刘浦江教授把这一工作和培养学生结合起来,采取读书课的形式,由学生分头点校,集体研读,最终由他审定。在2014年确诊癌症晚期、进行化疗的艰难状况下,刘浦江教授还是坚持完成了统稿工作,并撰写了修订前言。

座谈会上还有一个插曲。解读和利用出土的契丹文字,在当前的《辽史》研究中越来越受重视,而与会者谈到,当前伪造契丹文字成了一些文物贩子发财的手段,契丹假文物泛滥成灾,有些出版社不辨真伪将其印行,以致“谬种流传”,误导学界。刘凤翥先生曾被邀请参加一个契丹文物的展览,“百分百是赝品”。他希望年轻一代对此能有所作为,“不要怕得罪人,你只要看出来是赝品就应该大胆揭发。”

另悉,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作持续推进,预计2016年内还将有《魏书》、《宋书》、《南齐书》等陆续出版。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