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出版集团组织评选出“中版好书2017年度榜”,包括主题出版十大好书、人文社科二十大好书、文学艺术十大好书、少儿教育十大好书四类共50种图书入选。
主题出版(10种)
1、幸存者(中国三部曲·骄阳)
陆天明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陆天明的作品是“社会与时代的一面镜子”。陆天明最新小说《幸存者》所讲述的谢平、向少文、李爽等一代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承上启下,不可或缺。作者以饱满的情感描绘出他们曾经的风雨激荡,探寻了这一代人精神的深度和广度,讲述了他们面对信念、事业、良心、家庭的勇敢担当。这部小说保持了作者陆天明一贯的“勇为天下先”的气度和情怀,以历史为鉴,以青春为旗,讲述了谢平等一代人在时代浮沉下的追求与探索。
2、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许嘉璐 著
中华书局
该书汇集了许嘉璐先生十余年来研究中华文化成果的精华。主要内容有:一、中华文化的一般内涵,二、中华文化的特质,三、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四、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释、道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五、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关系,六、当代文化建设的困惑和症结,七、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3、丝路连韵——丝绸之路历史人物故事连环画
耿莹 著
连环画出版社
该书是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出版的一套弘扬丝路文化的通俗读物。该书汇集了《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鉴真》《文成公主》《马可波罗》和《郑和》8册连环画,旨在大力宣传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推进和谐美丽丝路建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历代先贤筚路蓝缕,开辟中外人文交流的悠久历史以及丝绸之路的壮丽风采和灿烂文化,为丝路文化点缀浓墨重彩的一笔。
4、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韩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
5、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9卷)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张千一、莫蕴慧/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这套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一部主题出版物。按照编年体方式排序,分为9卷:第1卷(1927—1937),第2卷(1931—1945),第3卷(1946—1949),第4卷(1950—1959),第5卷(1960—1966),第6卷(1966—1978),第7卷(1979—1990),第8卷(1991—2000),第9卷(2001—2017),并配有音像光盘。本套书特别邀请了当下军队文艺创作的顶级专家团队参与编撰。真实记录了我军90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必将成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6、中国道路与简政放权
厉以宁/主编,陈志强/副主编
商务印书馆
本书由厉以宁主编,程志强副主编,全书主要分为两篇内容,第一篇为理论篇,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简政放权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简政放权的核心内容、国家宏观调控与简政放权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简政放权;第二篇为实践篇,其包括农业改革、财税改革、政府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等一系列的简政放权的改革。
7、读懂“一带一路”蓝图
刘伟 主编
商务印书馆
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峰会召开前三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白皮书。《读懂“一带一路”蓝图》作为白皮书的解析读本,除了为白皮书的内容“作注”,也为读者提供开卷前的“导引”和掩卷后的“阐发”。本书分为背景篇、共建篇、共享篇以及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的重要论述及新闻稿选编四部分,详解六大经济走廊、“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等。
8、《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刘敬东、张玲玲 编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在附原文的基础上,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同时对其中暗含的哲理给予了充分扩展,突出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9、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14种)
李舫 主编
华文出版社
《丝绸之路名家精选文库》集合了一批当今中国一流的实力派作家,定位为“丝绸之路的文学读本”,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点项目来打造。《文库》第一辑14种,包括阿来的《从拉萨开始》、陈世旭的《海的寻觅》、丹增的《海上丝路与郑和》等。
10、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
林尚立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用三年时间,精心打造了一套理论新作《中国发展道路丛书》。《当代中国政治》是“中国发展道路丛书”之政治卷,主旨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来把握中国政治的本质,提出通过现代民主政治的建构和实践来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格局。本书共16章,分题详述了大一统与中国政治、共和制与国家转型、党与国家、宪法与法制、人民民主、权力监督和国家治理等内容,体系严整,立论科学,全面指出了中国新型政治体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是近年重大的政治学理论著作。
人文社科(20种)
1、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魏书》《南齐书》)
《魏书》
【北齐】魏收/撰;原点校者:唐长孺;修订组负责人:何德章
中华书局
《魏书》是一部记录北魏一朝的断代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
本次修订主要包括:1.增加了再造善本影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三朝本作为通校本。2.此次修订充分尊重重原点校本成果,全面复核原点校本所作校改及校记引证,无疑者保留,根据底本校原则及修订总则,作技术性处理;存疑者慎重斟酌;确有不当者加以改写;确然失误者予以删除。凡原点校本按“择善而从”原则改动之文字,与底本相歧而无校记者,确定其版本依据,判断其取舍理由,可从者补充校记,存疑者仍从底本。3.原点校本分段、标点成就卓著,此次修订主要针对原先的错误或新规定要求作了调整。4.本次修订谨慎吸收了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南齐书》
【梁】萧子显/撰;王仲荦/点校;景蜀慧/主持修订
中华书局
《南齐书》是记载南朝齐王朝二十四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是入梁的南齐皇族萧子显。该书初名《齐书》,北宋曾巩等校定诸史,为区别于李百药所撰《北齐书》,始以《南齐书》之名通行后世。原书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南北朝时期所撰南齐史书。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古今学者的学术成果,对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齐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和采纳吸收。
2、古琴
[瑞典]林西莉/著,许岚、熊彪/译
中华书局
这是一个关于古琴的故事,是一个瑞典汉学家学习古琴的传奇经历和体会,其中不仅有对古琴本身的描写,还有关于古琴对古代文人生活的意义,关于古琴与人的命运、与音乐、诗歌的关联。全书分为五章,第一章《另一个世界》记叙了作者在北京古琴研究会跟随古琴师王迪学习的经历,以及与许多古琴大师的交往;第二章《乐器》则从琴体、漆与断纹、古琴作坊、琴弦和调音、铭文、琴式等方面谈论古琴本身;第三章《远古及传说》是通过历史故事讲述古琴的文化传承;第四章《桃源梦》集中谈论古琴与古代文人的关系,最后一章是《琴谱和弹奏技巧》。
3、诗的八堂课
江弱水 著
商务印书馆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4、中国古代技术文化
江晓原 著
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大家江晓原先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通过系统研究,江晓原教授不仅提出“李约瑟之问是伪命题”,而且以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以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求真精神与读者共同探讨何为“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
5、尼尔逊儿科学(上下册)
毛萌、桂永浩/主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尼尔逊儿科学》涵盖了0~18岁儿童所患各种疾病的遗传学、内分泌学、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完整地反映了近些年儿科学的新趋向、新理念、新观点和热点问题,如心理障碍、社会问题、胎儿与新生儿、青春发育期的特殊健康问题、人类遗传学部分相关章节的内容,体现了儿科学研究范围在胎儿、人类遗传基因学和人文社会学方向延伸的新趋势。
6、1944:龙陵会战
余戈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叙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战场的战事——中国远征军的龙陵会战,及其后收复芒市、遮放、畹町,与反攻缅北的中国驻印军会师芒友、打通中印公路的全过程。在序篇中,介绍了1942年以龙陵为核心的滇西沦陷日寇,及当地民众的反抗斗争;全书中心在远征军以重兵三战龙陵,创造了抗战史上中国军队以大兵团及空前规模的步炮空协同,实施攻坚作战赢得完全胜利的全新战例;收复芒遮畹为本书尾声部分。
7、御窑千年
阎崇年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选题来自阎崇年先生应百家讲坛之邀所讲的“大故宫”第四部系列讲座的文字版本。本系列以大陆和台北故宫所藏的珍贵瓷器为线索,讲述宋元明清景德镇官窑瓷器的发展历程,指出“元青花”为何人提出,重点讲述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康雍乾三朝对景德镇官窑瓷器的工艺水平提升的关键作用,最终提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仅存在着丝绸之路,还存在着一条瓷器之路,瓷器之路仍需大力发掘和深入研究。
8、中国语言文化典藏(20卷)
曹志耘 主编
商务印书馆
这是一个丛书选题,包括20种图书。其中,第一种《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的选题已通过选题讨论。以上选题的字数、定价、成本等等,都是按照20种图书填写的,谨此说明。这套丛书按照统一的调查表格,对中国20种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文化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研究。这套丛书均包括以下内容:房屋建筑、日常用具、服饰、饮食、农工百艺、日常活动、节日、说唱表演。多数条目都附有图片,图文并茂。此外,每本书还以引言方式,对相关调查点的地理、语言/方言等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介绍。
9、海昏侯刘贺
辛德勇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为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随葬品令人赞叹不已,而墓主人刘贺的传奇经历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本书是第一部有关海昏侯及其时代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基础,结合出土文物,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详细解说;通过分析刘贺的经历与行事,揭示其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征,认为刘贺的戏剧化人生,既是时代造就,也是性格使然。
10、一生充和
王道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合肥四姊妹中的张充和,是格局最开阔的一位,精书法,善诗词,通昆曲,可谓国学大家,被称为最后的才女。充和一生颠沛流离,生于上海,长在合肥,求学北大,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每一个地点都在她的生命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此传记以地点为经,分为五章:合肥、贵州、上海、北京、美国,讲述了充和的传奇一生——她是苏州园林走出的大家闺秀,她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思想独立的现代女性。这样的人,此后不会再有。
11、北京话
刘一达/著;李滨声/绘图
中华书局
作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对北京话自然是深入骨髓的热爱。正因为如此,才成为颇具盛名的京味儿作家。作者一直想对北京话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因此长期留意搜集北京话素材。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四十多年搜集北京话的积累。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论述了北京话的探源、发展以及北京话的特点、应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秉承着老舍先生提出的“北京话是活的”这个理念,对于一些“新北京话”也予以关注。
12、黄花黎
周默 著
中华书局
周默,中国明清家具材质研究专家,现主持北京阅甫斋。周先生曾长期就职于国家林业部,从事珍稀硬木的进出口工作,对国内外重点林区进行过多次实地考察,对树木的生态环境、木材特征均有仔细的观察与记录,具有长期专业工作经验和学养。周先生多次参与明清古旧家具,古建所用木材的坚定;参与故宫倦勤斋的维修方案及北京恭王府紫檀家具、内檐装饰的复制、修复方案的制定。他关于明清家具及古建所用木材如紫檀、黄花黎、楠木、鸡翅木、铁力木等的研究著述曾发于《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各级学术期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收藏界的广泛关注。
13、风雨平生:冯其庸口述自传
冯其庸/口述;宋本蓉/记录整理
商务印书馆
本书全景式记述著名文史学家冯其庸先生94年的风雨历程,是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由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录音后转换成文,并经传主五次修改、最终定稿。冯先生为“红学”建设殚精竭虑,文章专著,硕果累累,成就“红学”领军人物;十赴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又穿越罗布泊、楼兰、龙城、白龙堆、三陇沙入玉门关,查实了玄奘自于阗回归长安的最后路段,填补重大历史空白;创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提出“大国学”新概念。冯先生交友甚广,结交文学家、戏曲艺术家、书画艺术家、文博专家、工艺大师,故事鲜为人知。文笔生动,附加大量彩色、黑白图片,是一部韵味悠长的口述自传,更是一幅真实再现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的历史长卷。
14、中国器物简史(上下册)
吕少民 主编
研究出版社
本书依朝代先后顺序划分为十二章,每章三节。每个朝代均先自玉器、金属器、陶瓷器、绘画、杂项等方面展开介绍,后再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学音乐和科学技术等角度,侧面解析器物变化的内在原因,以帮助艺术品收藏者较为快速的了解整个中国器物文化。
此书通过器物演变,将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跃然纸上,诉说自夏至清的器物演变与文化变迁,希望从鉴赏角度为艺术品爱好者构建起一个宏观的中国器物史架构。
15、中医的脚印
王宏才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本书是一部集原创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讲述中医文化的优秀著作,作者凭借多年丰厚的中医学习积累,灵动地讲解了经络、穴位、针灸、气、五脏这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医元素及其古往今来的故事,仿佛为读者开启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医文化之旅。本书具有很高的出版价值及良好的市场预期。
16、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
刘莉、陈星灿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讨论的主要理论问题是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本书集中讨论一万年以来的古代历史,也涉及远至24000年前有关文化发展的某些背景材料。这包括了从最晚的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群体,经过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村落,到达青铜时代商王朝的演化轨迹。本书展示了该阶段的中国古代社会,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部落到城市、从“野蛮”到“文明”、从使用简单刻划符号到发明文字的过程。
17、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熊秉明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是熊秉明先生在书法理论方面的倾力之作。他把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加以梳理和深研,并在哲学框架之下探讨中国书法独特而深层的审美价值,将长于形象思维而略显涣散的古老的书法理论生成为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视野开阔,见解独到,对中国书法理论的研究具有开启山林之功。此次出版,是参照熊秉明先生生前亲笔批注、勘误,并全新设计排版而成的最新修订版。
18、寓言中的经济学(插图珍藏版)
梁小民 著
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通过讲述那些家喻户晓的寓言,把生活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在阅读风趣生动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道理。寓言讲的是动物或者人,反映的是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的是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的是人类的行为。无论是寓言还是经济学,人性是共同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寓言用最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的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致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
19、中国历代大事年表
杜文玉 主编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该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中国历代纪年表,另一部分是与年表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年表中的纪年始于距今约170万年,止于1911年。史事记录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止于1911年清朝灭亡。对公元前841年以来的纪年,凡有大事发生的,按年份进行编次。历史事件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该书既可以作为中国历代年表使用,又可以作为中国历代大事记查阅,能够满足读者对中国历史常识的需求。
20、“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
刘卫东 著
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重要尝试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收录了刘卫东研究员近年来有关“一带一路”及包容性全球化的论文和重要媒体采访,是第一本系统阐述包容性全球化的著作。本书在挖掘“丝路精神”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及其局限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宏观背景、“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与思路、“一带一路”建设若干重大问题,是对“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包容性全球化新时代的权威解读。
文学艺术(10种)
1、红星照耀中国
[美]埃德加·斯诺 著;董乐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红星照耀中国》(曾译《西行漫记》)自1937年出版以来,畅销至今。董乐山先生的译本是今天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经典读本。本书真实记录了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报道了当时红色根据地的情况。无数人通过这本书了解中国革命,了解长征,了解红军和“红色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与成长。这部经典作品多方位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乐观向上又甘于奉献,在艰苦卓绝的困境中奋力拼搏,勇敢地探寻着中国前进的方向。
2、奔月
鲁敏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奔月》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鲁敏的最新长篇力作。一辆大巴翻车坠崖,女人小六成为失踪者。现场扑朔迷离。寻找与臆想次第展开,由亲密到隔阂到陌生。枕边人、亲爱者、闺中友、上下级、朋友圈,都由此陷入日常面目下的涌动暗流……小六抛下一切去苦苦寻找又寻而不得的,究竟是什么?每一个扑空的假设,都是对飘萍般人生内核的无情确证。鹊拣寒枝,蝶飞沧海,这是一场迷雾中的精神逆奔,一曲后现代的长歌踏行。
3、朗读者
董卿 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为中央电视台《朗读者》节目同名图书,共分三辑。以节目为基础,增加文学含量,提升阅读品质,是本书的编纂追求。全书共收录70位朗读者的访谈、94篇文本、154张照片。访谈部分,补充了因节目时长限制而被剪掉的精彩片段;文本部分,进行了内容扩充、版本甄别、名家译本的替换;增加了朗读者小传和名家文本点评;著名主持人、主编为本书拍摄了独家照片;使用了AR技术,将聆听朗读与阅读文本完美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
4、劳燕
张翎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劳燕》是海外华语作家张翎的一部抗战背景的小说。母亲的惨死,将阿燕孤零零扔在这个凶险的世界。自此后,她要面临活下去的生计,要面临爱人离弃的无助,要面临众人歧视的屈辱……在这部让人动容落泪的小说中,阿燕这个形象温柔又有力量,宽容又有原则,坚韧却又丰沛,宽恕但不遗忘,独立却又承担。作者借由阿燕这样一个角色,展现了在苦难的磐涅和命运的蹂躏下,我们民族的女性所展现出来强韧的生命毅力和令人动容的情感动因。读者直面了残酷的战争,也了解到这世界上还有比爱情更好的男女之情……
5、王城如海
徐则臣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城如海》是曾入围茅盾文学奖的7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最新的长篇小说,继续书写各个阶层眼中的“新北京”。海归导演余松坡回国,先锋戏剧涉及蚁族,引发巨大争议,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的隐秘开始不断显现。这一切被小保姆罗冬雨看在眼里,慢慢地,这隐秘也被罗冬雨的男友,快递员韩山发现了,最后,又被罗冬雨的弟弟,准备考研的大学生罗龙河引爆……小说篇幅不长,但情节节奏紧凑,视野大开大合,人物在雾霾偶发的新北京,各自奔向自己的未来,同时也各自寻找着内心的安宁。
6、荒野行吟:美国自然文学之旅
孙重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本书是一部“非虚构”写作的散文随笔集,介绍并分析了美国等国三十余位著名作家、学者的四十篇自然文学名篇,并将作者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实地考察经历一并展示,“用干净的文字表达描述”,可以说是集科学性、文学性与可读性为一体。此书深入浅出,不仅可以雅俗共赏,而且能引发广大读者对生态与环境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7、飞行酿酒师
铁凝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该书是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最新力作,也是铁凝任中国文联、作协主席后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它集中了铁凝十余年间创作的全部短篇小说。作者以其流畅的文笔,深邃的思想内涵及超凡的文学功力和文本的掌控力,润物无声地将当今社会最底层人的生活状况描述出来,可谓五味杂陈。如《春风夜》《1956年的债务》《火锅子》《风度》《暮鼓》《咳嗽天鹅》《七天》等等。书中讲述的虽然都是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甚至是些细微的琐碎的日常生活故事,但读后却让人深思。
8、设计的故事
迪人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在文明进程中,设计具有先导性和不可替代性。书中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逐次打开现代、近代、古代以至史前设计创造的大门,无论是聚焦社会普通大众的生活,精英建构的流行风格,还是皇家贵族的豪门盛景,也无论是面对工业品、生活品、建筑与环境、服装、创意传播,或是特定宗教场所、城市开发以及原始部落发明,既可以看到设计品的种种细节,设计师的真实创造经历和灵感来源,又可领略设计改变世界,影响历史,让梦想成为现实的过程。在人类文明的广阔背景下,以挑战传统的思维和独到的设计语言,揭示设计的奥秘、演绎精彩设计故事。
9、中国音乐词典(增订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词典》(增订版)是中国音乐领域的精品词典,重要的音乐理论工具书。收录包括中国音乐的乐律学、创作表演术语,历代的乐种、制度、职官、机构、书刊、人物、作品,以及歌曲、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器乐等有关名词术语,选收现代中国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音乐教育家、戏曲音乐家、曲艺音乐家及音乐出版家。选收重要的现代中国音乐作品、著述、期刊;收入重要的音乐机构、团体、学校以及音乐活动。共计6221个词条。
10、寸耕堂砚丛(上下卷)
王镛
荣宝斋
此书是“寸耕堂铭砚题跋展”用书之一,共收录了王镛先生藏砚100方,并自作砚铭,自刻,自跋。既有原砚实物图版,拓片铭文,精美清晰,又有释文解读,相得益彰。此书大8开,分上下两卷,有函套,布面精装,设计古朴大方,编辑含量较高,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的喜爱。
少儿教育(10种)
1、故宫里的大怪兽(6册)
常怡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故宫里的大怪兽》是一部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故宫题材童话,作品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女生李小雨和故宫上百种吉兽、神兽的故事,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向青少年儿童读者介绍了中国特有的故宫文化以及相关的历史、民俗知识,彰显了其特有的魅力,让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深入了解这座古老的宫殿,培养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感情。《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二辑)包括《景仁宫的怪事》《独角兽的审判》《小小金殿里的木偶戏》三册。
2、世界历史地图绘本
《世界历史地图绘本》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世界历史地图绘本》专为少年儿童读者编制的一部世界历史地图集。全书采用地图展示的形式,将世界历史分成不同的时期来展现全球历史发展风貌。读者可以通过地图了解全球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状况,全景解读重大历史事件。
3、海底隧道
杨志军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五个一工程奖”得主、百万畅销书作家杨志军历经十年磨砺,呕心奉献的全新少儿成长小说力作。男孩儿圆圆在乡下海边发现了一个山洞,据说这是可以通向彼岸的海底隧道的入口。从这条神秘的隧道出发,他逐渐发现了父母、姐姐、张老师努力隐藏的秘密。他真诚的探索,让坚毅的成长、伟大的奉献与温暖的感恩,以新颖的视角,独特的形式缓缓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部少儿长篇小说揭示了在充满疑惑与烦恼的成长途中,成就坚强和善良的秘密。人物鲜活饱满,叙事简洁流畅,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淳朴的情感和动人的情怀。这部集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用心之作,相信每一位读过作品的人都会为之感动、震撼、深思和成长。
4、中国少年儿童海洋百科全书(第一辑)
丁德文、方念乔 编著
中译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海洋百科全书”(第一辑)入选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是一套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启发性于一体的,符合少年儿童认知特点的海洋特色系列科普丛书。包含4册:海洋生物王国、南极北极探秘、海洋地理奇观、海洋资源宝库。该套丛书精选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海洋知识,包含海洋生物、海洋地理、海洋资源、极地科考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翔实。
5、音乐基础知识(初级·音乐版)(上下册)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央音乐学院 编;赵易山 主编
人民音乐出版社
这套教材通过大量的听觉训练、听觉分析材料培养孩子读谱、视唱和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风格等方面的能力,教材包括音乐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的技能和方法。教程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在坚持按照教育科学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进程。在此前提下,充分考虑4岁以上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仅培养学生具有读谱、视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听觉训练、听觉分析,提高学生在节奏、旋律、音乐风格等多方面的能力。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以课堂教学为本体,以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实践相结合,讲解音乐的基本技术环节。
6、穿堂风
曹文轩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男孩橡树因为父亲偷盗坐牢,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炎热的夏天,其他孩子在草棚底下享受凉爽的穿堂风,橡树一人在寂寞而广阔的天地里独处,稻田里、河堤上、水塘边,他自由自在地奔跑、呐喊,仿佛周围的世界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村里屡次失窃,大家都把怀疑的目标指向了橡树。自尊的橡树要想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最新作品,用细腻有力的笔触描摹一个男孩的孤独与倔强,讲述一个守护童心与人性的故事。
7、DK伟大的世界地图
英国DK公司 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地图不仅仅反映了地理地形,更是一个反映文化、信仰以及伟大的世界文明史的窗口。这本插图精美的图书选取了60多幅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地图,向读者们描绘出制图师们的构思和他们所处世界的独特视角。全书不仅描述了每幅地图的创作原因和创制过程,还通过对地图局部细节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地图所在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图背后的故事。这本书在具备查阅功能的同时,大量地再现了例如天文、地理、数学、政治、艺术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描述了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及事件。
8、《我的动物园》AR原创科普百科系列(4册)
叶可涵 编著
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系列图书共四本,分为丛林冒险、大千世界、海底探秘、天空之城,囊括了从陆地到海洋、到天空的常见的100种动物最真实的姿态,并配以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科普小贴士等科普知识,大大提升了AR产品的科教和科普价值。当小朋友打开图书,扫描封底的二维码,按步骤安装程序后,打开APP和摄像头,就会发现一个个立体丰满的动物向你跑过来了!你可以听他们的叫声、仔细观察他们的体态特征;可以指挥他们向任意的方向跑去,和他们互动。好玩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关于动物的各种科普知识。大大弥补了现在AR图书重玩乐性缺乏知识性的缺陷。
9、沈石溪十二生肖故事(3册)
沈石溪 主创
现代出版社
《沈石溪十二生肖故事》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2017最新重磅力作。栩栩如生的热血故事,精妙绝伦的生动情节,深入动物的内心世界的细节描写,优美明朗的文字,扣人心弦、震撼人心。本书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内涵深刻,富有哲理,在每篇故事后面罗列出相关的扩展知识。内容涵盖动植物、传统文化、人文地理、艺术神话等多个领域,让小读者开阔视野,感悟世界。本书在读故事的同时又能轻松学习传统文学知识,非常最适合小读者阅读。
10、“青铜葵花图画书奖”获奖作品系列(3种)
孟亚楠等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青铜葵花图画书奖”旨在挖掘和培养中国原创图画书作者、推动中国原创图画书作品发展。第一届图画书奖共评选出金、银、铜作品三部,分别是《中秋节快乐》《那只打呼噜的狮子》《奇怪的团子》。这些获奖作品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创意构思,同时不乏打动人心的细节和奇思妙想。
《中秋节快乐》描绘了兔子妈妈的一天——摘红果,采鲜花,拾栗子……兔子妈妈到底要用这些美味的食物做什么呢?可是,兔子妈妈身后一直跟着一只黑影,这个黑影一直跟着兔子妈妈回到了家……作品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优美的水彩手绘方式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作品图文双线并列,动物形象特征准确、完整统一,情节合理流畅,温情且趣味性强。
《那只打呼噜的狮子》:“呼噜噜——呼噜噜——”狮子大王的呼噜总是打得震天响,吓跑了皇宫卫兵,吓跑了猫头鹰大学士,连花豹和老虎也被大王的呼噜震跑了。但是,狮子大王怎么也不信那山摇地动的呼噜是自己打的。故事情节完整、清晰,运用循环往复的结构方式,塑造了层次丰富的狮王形象,叙述了一幅温情而富有想象力的生活图景。
《奇怪的团子》一只名叫团子的熊猫拒绝和熊猫家族的其他成员剪一样的发型,他决定让一头黑白相间的毛发随意生长,于是他带着这头乱发在竹林里歌唱、在落叶里打滚;他带着这头乱蓬蓬的头发度过夏天和秋天。冬天来了,万物萧瑟,熊猫团子决定去剪头……。用轻松而大胆的笔法塑造了一只坚持自我的熊猫的形象。故事充满悬念,具有表现力、创造力与想象力,色彩丰富绚烂,童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