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一部中国新文学的大型“回忆录”

P020190401356032591920

“我家保留了40年来的全套刊物,一期都不落,它们对我非常重要。我常常需要从中查阅一些史料,那是从别的地方找不到的。”现代文艺理论家胡风的女儿张晓风回忆说,当年第一次到《新文学史料》杂志社时,编辑部的楼下是住家,还有煤炉。但就是在这个简陋的地方,出版了162期杂志,留下一批重要文学史料。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新文学史料》创刊4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作家们分享了自己与《新文学史料》的故事。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名家楼适夷、韦君宜、牛汉等创办了这份以收集和保存五四以来文学史料为宗旨的刊物,呼吁老作家撰写回忆录,呼吁文学工作者挖掘、考证史料,希望以一刊之力恢复文学记忆、打捞久已湮没的五四新文学光荣传统,为特定时期的中国文学走出幽闭、偏狭、僵硬之困局,走向丰饶、开放、鲜活的新境界,作出贡献。史料家朱正回忆,他接到创刊号后立即读了一个通宵,判断道:“这份刊物是必将传世的。”

40年以来,《新文学史料》刊发了众多知名作家的回忆录、自传、日记、书信。如茅盾的《我走过的道路》,丁玲的《魍魉世界》,胡风的回忆录、日记、书信及《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文联旧档”“冯雪峰外调材料”等一大批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也刊登了文学研究工作者撰写的作家小传、评传及偏重资料性的专题研究、访问、调查、考证、年谱等,如“路翎专辑”、《文坛师友录》《张爱玲文坛交往录》《口述历史不可尽信》等重要史料,既有亲历者个人的回忆,又有研究者多方考证的“史家拍案”。

《新文学史料》拥有众多忠实读者,很多人从创刊号一直订阅到现在。著名作家孙犁在世时曾写专文夸赞,称《新文学史料》是他保留的唯一一份刊物,经常用牛皮纸包着放在床头,从不外借。来自安徽的许华斌和许馨父女两代人从创刊号开始订阅和珍藏,许华斌在双目近乎失明的情况下,靠听力语音帮助女儿完成了史料百期的文献分类,许馨的母亲则帮助校对。2003年,许馨自费编辑出版了一部《新文学史料百期索引》。

《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说,老一辈编辑家牛汉先生的历史责任感以及探求历史真相的勇气,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对于《新文学史料》而言,求真、最大限度逼近历史真实,是宗旨;真即是善,即是美。“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受着前辈的荫庇。所以感恩,致敬。致敬前辈,就是致敬传统,并努力承续他们留下的事业。”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