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百科

百科社 陈卓然

百科全书的编纂,从来都是繁复浩大的工程。正如那句大家熟知的歌词“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在百科的汪洋大海里,我也只是汇聚其中的一滴水,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一滴水难以描述大海的汹涌壮阔,请先从这滴水曾流经的路途,来听一听它所了解的这片海的故事。

我自2016年毕业入社,就一直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现代医学的学科工作。习总书记要求将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打造成“有中国特色、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知识宝库”。百科三版,注定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路。守正出新,加快进度,“两翼齐飞”。我们仍面临很多困难,但我们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联系现代医学的工作实践,我在此浅谈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工作头绪万千?任务分解,各个击破。

现代医学作为三版的一个执行学科,实则包含了教育部划分的7个学科分类,构建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医学综合5个领域,下设45个一级分支,条目数量从一、二版累计2424条扩充到约1.5万条,涉及作者2000余人。如此庞大的学科体系,工作总是千头万绪。45个分支,工作推进难易有别,回稿进度也有差异。既然“齐步走”着实困难,那就各个击破。我梳理了各个分支的工作进度,先集中力量完成配合度高、回稿多的带头分支;重点推进滞后分支;其余处于中间位置的分支,也注意保持联系。整体完成了领头分支的工作后,再集中处理完成度靠后的下一个分支,边“卸货”边推车,把有限的精力尽量集中,提高效率。同时也利用好碎片时间,处理审稿以外的琐碎工作,记录并及时更新个分支的工作进度。

放眼整个三版亦是如此,三版网络版专业版块共103个执行学科,组织了全国研究机构、高等院校3万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工作。每位编辑除了审稿之外都兼顾着组建编委会、宣讲撰稿体例、结算稿酬等工作,事无巨细。我们曾集中整个部门的力量,优先完成稿件质量好、回稿快的学科的审稿。因为项目庞大,哪怕一个细节问题的变动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尽可能详尽地提前预判问题,做好顶层设计,汲取进度靠前的学科的成功经验,能指引我们更顺利地推进今后的工作。

二、人手亟待补充?外力支援,质量把控。

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完成亟待上线的三版任务,是全部门的难题。以一年25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一位学科编辑一审完7个条目的假设来计算,需要8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现代医学1.5万个条目的一审工作,对此我只能望稿兴叹。所以争取外力补充尤为重要,经过努力,现代医学的一、二审工作有了社外编审力量增援,保证了审稿进度。不过对于整个三版来说,这个问题仍然相当严峻:103个学科,尚有20个学科缺少直接负责的一审编辑;10位社内二审,加上14位社外二审,承担着一年10万个条目的审稿压力。人多力量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审稿力量,是能给三版提速的重要保障。

另一方面,做好保证回稿质量的前期工作,也能为之后顺利完成审稿打好基础。学科分支设置,条目框架设计,交叉重复条目处理,是约稿前的预备工作,好比搭建高楼前夯实地基,效果虽不会立竿见影,却是百科编撰基础之所在。深入作者团队,召集专家作者学习撰稿体例;细致修改样条并及时与作者反馈沟通。强调撰审稿流程特别是专家审稿的环节,使回稿质量得到保证,降低必须退稿给作者修改的概率,可以省去多次往复修改的时间。

三、固有知识定型?守正出新,多元呈现。

行业内的专家是公认的,难免会接受来自不同出版社的相似主题的约稿。以三版现代医学为例,多个分支的作者团队,同时兼顾着相似的撰稿项目,甚至会把其他项目中的撰稿目录用作三版现代医学的条目表。基于常规的知识内容已稳定固化,甚至专业配图都源自一家的情况,如何提高三版现代医学在同类百科中的辨识度呢?首先,体例提纲不同,从读者对象的不同出发,细化对内容的把握。其次,呈现形式不同,三版网络版运用了更多元的呈现手段,根据条目内容,使用了音视频、交互、AR等技术,使内容更加丰满立体。我们广泛寻找与各个学科分支内容契合的新媒体资源和单位,建立合作。前几日,我接到一位分支主编的来电,她在看到我的审稿反馈后,非常感谢我为条目内容配上了生动的图片,我也希望在读者们看到三版的条目后,能获得这样耳目一新的体验。

四、长征如何坚持?提升认识,态度决定高度。

因为一入职就投身在三版项目里,至今我还没有能体验到拥有一本自己做的书的成就感。这种长征式的工作,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考验,但我从未退却。最初我希望能通过三版现代医学,让普通百姓获得客观权威的医学知识,不会被误导,因为错误的知识比没有知识更可怕。在主题教育中,我深入学习了总书记对我社的重要批示,从榜样们的身上汲取了精神力量,在实践中增强了“四力”,坚定了“四个自信”。三版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实力的重要展示和呈现,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做好三版不仅是我社的中心工作,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在提升了政治意识和政治站位后,我愈发坚定了做好百科的决心。我曾经向推动良好的矿冶学科请教他们的成功秘诀,在矿冶主编的会议讲话笔录里,我找到了答案的一部分。徐匡迪主编讲述了他曾经听到一场志愿军英模代表团的报告。报告人讲述了人民志愿军和美军作战时,美军用的是坦克大炮、机关枪,而人民志愿军只有步枪,是志愿军们用血肉之躯换取了战争的胜利。所以受到触动的他,选择了钢铁作为大学专业。而谈到对百科工作的认识时,他说道:“要带着家国情怀,带着对祖国、对人民、对党领导人民所取得的成绩的深厚感情来把它编写好。”如果每一位作者、编辑,所有参与三版工作的同仁,都能认识到三版的重大意义,那我们将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国庆前夕,我看到了一个热点提问:身处各个行业的普通人,可以为国家发展做些什么?如果说就业时是三版选择了我,那么现在我选择做好三版来作为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无数中国学者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从第一版的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第二版的续写再创中华文化辉煌;到如今,与时俱进打造数字化时代的第三版网络百科,百科全书也见证和记载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大环境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以建成国家大型公共知识服务平台为目标,坚持正确导向,普及科学知识,发出中国声音。在这些美好愿景的背后,是一代代百科人怀揣崇高的理想,无怨无悔地在文山书海里耕耘,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百科事业任重道远,三版上线迫在眉睫。愿为垒土,起九层高台;愿为滴水,汇百科之海。“永远给我,碧浪清波”,这心中的歌,也唱出了我和我的百科。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