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三期】

编者按:2020年3月,集团党群工作部的4位年轻同志自发组建“比学赶帮超”在线学习小组,以每周共读一本书的形式,进行学习讨论。截至目前已持续开展99期,形成学习心得约16万字。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该小组2021年第9期选择共读《习近平扶贫故事》,以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了解中国扶贫背后的深刻内涵。本期“中版青年荐中版书”摘编部分学习心得,供大家交流讨论。

商务《习近平扶贫故事》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刘倩辰

吊庄移民、菌菇种植、闽宁村,这是前段时间大热的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台词,文艺扎根于大地、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也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真实场景。《习近平扶贫故事》一书中讲述了“闽宁模式”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这一模式给宁夏西海固人民带来的改变。

福建和宁夏,一个在东南沿海、一个在西北内陆,是什么让这两个相隔2300多公里的地方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答案是国家的对口扶贫政策。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率福建党政代表团奔赴塞上,只为深入、准确地了解当地情况。6天的考察调研中,他们翻山越沟,走访了5个对口扶贫县。也正是这6天的所见所闻,让习近平对闽宁对口协作的模式产生了深入的思考,结合实际提出了搞井窖、坡改梯、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三个具体举措以及打造一个闽宁协作示范村的建议。11年后的2008年4月,习近平再次到宁夏调研,与当地老百姓约定:“等你们的生活过得更好了,我还要到这里来。”8年后的2016年7月,习近平第三次来到宁夏,这距离他第一次到宁夏已经过去了20年。20年间,在“闽宁模式”的指引下,如今的西海固已经从“苦脊甲于天下”的干沙滩脱胎换骨成了金沙滩。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闽宁模式”并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的输血式扶贫,而是用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进行造血式精准扶贫,由此带动老百姓干事创业的激情,达到改变其命运、实现其梦想、成就其幸福的目标,把改革开放的成果真真正正惠及贫困户,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真抓实干、实事求是、精准有效,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闽宁模式”是中国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离不开扶贫人的日夜付出,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向世人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生活总会好起来的。

理想信念,托起美好未来

段长青

“我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的七年,打坝、挖井、办社、取火、换车……每一件事情都看到习近平同志务实为民,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这样一段艰苦岁月让他如此受益终生,让他将祖国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挂在心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1969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从知青开始,一路走来,不论当选总书记后第一站到阜平,还是再回梁家河,还是三亚,他的深情厚谊,他的坚持不懈,让我们“摆脱贫困”真正美梦成真,正如他所言“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国富、民强这托举中国梦的“双翼”,从每一位老百姓的眼里看到中国梦正在由理想变为现实。

习近平同志下乡到梁家河时只有15岁,任正定县委书记只有30岁,履新宁德地委书记只有35岁……年轻时代的习近平同志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穿始终,一个共产党人的伟大党性和人民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既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强化责任意识,找准坐标、选准方向、瞄准靶心,敢担当、奋勇先,常怀学习之心、常秉报恩之志,任何时候都“不畏浮云遮望眼”,将每一天的工作当成伟大的事业把自己摆进去、把责任心摆进去,实实在在转化为内在素质和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使命召唤着我们新时代青年,要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要与中版集团事业合力共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将青春智慧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来,融入到中版集团改革发来,融入到自身成长成才中来,让我们建功立业的梦想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花开更好

崔晓峥

“静待花开”是2016年在四川山区支教时,我对当地孩子们默默许下的祝福,读完《习近平扶贫故事》,我觉得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一定会“花开更好”。

对于“贫困”一词,从小到大好像都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实际生活中没有实际了解过。直到大学期间2次支教,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贫困给人们造成的影响,虽然支教地方的人们没到吃不饱穿不暖的程度,但经济的拮据和教育的匮乏在孩子们的心中烙下了“不用学那么多,上完小学就行”的痕迹,一代接一代延续着,我想,这些是导致一直贫困的关键因素。

书中《陕北农村成了他生活的“第一课堂”》描述的生活条件,如若不是亲身体会,可能很难想象。虽然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在四川支教时的很多场景仍记忆犹新。有一次我们去家访,当地负责人带我们从学校出发,先是坐车沿着土路开到了半山腰,然后又步行往山上爬了一段,才到了学生家,步行的那一段路上只有他们一户人家。印象中住在这里的男孩每天都按时到学校,风雨无阻,而他上学的方式只能自己走。还有经常可以看到趴在路边小板凳上写作业的小女孩,我想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她大概不会想在车来车往又喧闹的路边写作业。还有晚饭时间在家门口排排坐,一人抱着一只大碗吃饭的孩子们,因为家里的大人只有奶奶,从早到晚操劳的奶奶没有更多的精力、时间去给他们做几菜几汤,一切以吃饱为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在对这些孩子家访时,无一例外都提到“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点,一年能回来一次对孩子们来说就已经很幸福了。究其根本,在于当地的就业和经济状况不能满足这个家庭的生存和生活。

外出打工的父母看到了大山外面的世界,于是让孩子在家好好学习,将来也能走出大山。但好好学习却仅限于读完小学,因为整个镇都没有一所中学,要读初中的成本有些高,也因为父母认为小学文化足够到外面“看世界”了,并且把这一想法烙在了孩子心中。习近平同志在知青岁月里担任起了窑洞里的“习老师”,教当地人认字、看世界,现在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但我们对教育的态度不能仅仅止步于此,应该接过接力棒,让那些家长和孩子们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不仅要人走出大山,也要让思想和精神跟上脚步。

支教时,我只是一位临时老师,面对艰苦的条件和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感无能为力,所以默默的祝福孩子们,“种子终会破土而出”,希望他们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健康成长,慢慢绽放,静待花开。现在,我们国家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教育扶贫也在持续发力,乡村振兴已经开展,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享受到父母的日常陪伴,花一定会开更好。

人才培养要务实

宋佳鑫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命脉,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想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不同场合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习近平扶贫故事》第11章,讲述了习近平任正定县委书记期间,制定“人才九条”,解放了当地人的思想,促进经济发展的故事。

首先,摸清正定县的人才家底,建立清晰的人才战略;然后,着力制定政策,打造“人才九条”,成为人才战略的抓手;接着,拿着诚意和创意去“招贤纳士”。很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等各领域专家成为正定首批经济顾问团。习总书记不但注重引进人才,也积极发展本地人才,他先后选派了20名优秀人才到大学深造,培养后备力量。一项政策的实施,有赞同,就有反对。面对大家的不同声音,他巧妙化解,推动了人才工作的顺利进行。

从这一个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待人才工作“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到正定县后并没有盲目引进人才,而是摸清家底,制定政策,层层推进;他不喊口号,注重实干,“在正定,听不见人人喊改革,但看得见处处在改革”。我们要把这种对待人才工作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观贯穿于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才能使人才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准助力和有效支撑,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绩。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往期回顾】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二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一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0年第四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0年第三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0年第二期)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