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 【2021年第四期】

商务《习近平扶贫故事》

《习近平扶贫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著

商务印书馆

总书记和大凉山的扶贫故事

商务印书馆 杜茂莉

在看《习近平扶贫故事》时,最先看的是和我的家乡大凉山有关的,其中用了3篇文章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和大凉山的扶贫故事。

大凉山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首府是西昌市,我就是在西昌市出生和长大的。我从小就接触到了一些彝族同胞,高中是民族中学,同学中有差不多一半的人是彝族,因此对彝族人的性格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那些彝族同学刻苦学习的精神、热情友好的性格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来北京上大学后,我还曾联系高中老师,请他们帮忙推荐支教的学校,并在大二的时候带着学校的支教社团到凉山州昭觉县的一所小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支教过程中,我们经常走很远的山路去学生家里家访,我也第一次看到了大山里普通彝族家庭的生活,很多人家的贫穷程度真的是触目惊心,可是那些孩子纯真的眼神和对知识的渴望让我至今难忘。离开家乡十几年了,后来也没有再去过彝族村寨,但是每当有跟大凉山和彝族相关的新闻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关注,内心深处,我非常希望大山里的彝族同胞都能过上好日子,希望那些聪明可爱的彝族孩子都能方便的上学。

《习近平扶贫故事》中记录的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村子就在我当年支教的昭觉县,那里绝大多数都是彝族,县城很小,多数人都住在村里,或者说是多数都住在山上,因为当地地形就是山多平地少,除了县城是建在一块平地上以外,其他地方大部分都是山区。看完书里介绍的昭觉县包括悬崖村在内的村子脱贫致富的故事,我特别赞同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句话:“培养本地人才,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悬崖村”上架天梯》里连续用了5个“干部和村民们想到”,发展交通、连上互联网、开发特色农产品、利用彝族传统文化搞乡村旅游、发展教育等都是当地干部和村民们想到和做到的。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联想到当地干部和村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动脑筋,辛勤劳动,改变家乡面貌的脱贫过程,我深刻认识到要脱贫,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的思想,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寻求脱贫致富的方法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外界的帮助实现永久脱贫。书中关于昭觉县脱贫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脱贫致富,才是真正的扶贫攻坚。通过村民回乡创业带动大家共同致富,通过当地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想到各种致富的办法,这样的脱贫才是可持续的,才是真正让人欣喜的。相信有了当地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有了他们每一天的辛勤劳动,有了他们想出的一条条致富路,再加上政府提供的各种帮助,家乡彝族同胞的日子一定能越过越好。

文学《伊卡狛格》

《伊卡狛格》

[英] J.K.罗琳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爱、勇气和正义:永远能给我们一个美好结局

中华书局 潘雪

作为哈利波特的忠实粉丝,虽然《伊卡狛格》的定位是一本童话书,但我还是满怀期待的翻开了它,并出乎意料的收获颇多。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丰饶角”的国度,那里几乎就是童话世界本界,有着数不胜数的黄金,百姓们生活富足快乐,国王留着你能想象出的最好看的大胡子,还有许多面包师、奶酪师和酿酒师,他们做出来的美食能让一个成年男人冒出喜悦的泪花。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只除了一个地方——北方的沼泽乡,在那里有着传说中最凶残的怪物伊卡狛格。而事实上,丰饶角的人们都知道那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用来吓唬小孩子的,有意思的是,一个传说中的怪物,竟然让一个如此繁盛的国家真真切切的衰落了。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哦,不能再说了,剧透是要扣工资的。

但我可以说的是,你可以从本书中收获什么:

想象力。作为一个自以为见过太多套路的成年人,你还是会被书中丰富的想象力所打动,不论是城市、人物的设定,还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都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把你重新带回梦幻的童年时代。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插画全部是由7-14岁的小朋友所画,你会震惊于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创造力,让童话中的情节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你眼前。

重新相信美好的力量。如果我直白的告诉你,美好终将战胜邪恶,爱能打败一切。你一定会在心里说“哦,这也太老套了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越来越发现,人生和童话书中主人公们的惊奇冒险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太大不同,而爱、勇气和正义是开启美好结局的钥匙,童话书能再次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的美好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伊卡狛格有着和人类完全不同的繁衍方式:“诞养”,新的伊卡狛格出现时,伊卡尔做的事情和心情,决定了宝宝的天性。恐惧诞养痛苦,痛苦诞养仇恨;善良诞养友爱,友爱诞养美好。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如果你被这瑰丽的童话世界吸引了,就快来一起阅读这个精彩而又充满启发性的故事吧。

美术《美的常识》

《美的常识》

周毅清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新美育时代的必读书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赵军平

《美的常识》一书,作者周毅清用平实易懂的语言讲述了3000年来中国和西方美的变迁。从“常识”的角度,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最重要的美的线索、最具转折性的历史节点、最经典的美的论述,描绘出“美是什么”。

引经据典、经典常谈。文中从历代经典著作到经典的美术作品,从《论语》《老子》到《希腊神话》《理想国》等,从《竹林七贤图》《北齐校书图》到《米洛斯的维纳斯》《苏格拉底之死》等,引用大量经典名著中的原文,以及经典美术、书法、建筑、陶瓷、雕塑作品,以此呈现经典故事,传达美学寓意,正是经典常谈。

中西贯通、古今相融。从中国的孔孟、老庄,讲到魏晋风骨、近代美育思想,一直到现在的新美育时代。同时,从神奇的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讲到康德、黑格尔,最后到马克思、恩格斯等对美的论述,横跨中西、纵览古今,以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古文经典一一解读剖析,试图揭示美的本质。

见解独到、朴真至美。作者认为“美的本质是体验而非认知”“美是人产生情感愉悦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实践成果”。同时,通过中华之美与西方之美对比阐释,总结得出中华之美是“温、怅、乐”,西方之美是“冷、快、悲”。还有在讲到《美育的三个问题》时,总结提出新美育时代工作需要把握的六个要点:美育本质上是情感教育;美育的内容是对自由的理解;表现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具有感染性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体;艺术家在美育中更能发挥作用。这些见解独到的“人话”,朴实无华,生动地揭开了“美”的神秘面纱,告诉了最大多数人“美的常识”。

美,成为美好生活的主题。新美育时代需要新思想、新理论、新常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的常识》这本书,正是基于此应运而生。它用最明白、最平实、最易为人接受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每一个人,“什么是美”。

音乐《音乐考古学通论》

《音乐考古学通论》

方建军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一部填补音乐学研究空白的创新之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王正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学界的很多重大音乐发现,如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不仅吸引了国内外几乎所有中国音乐史学研究者们的关注,“推倒”了很多专家以毕生心血换来的结论,甚至数十年逐步完善起来的整部中国音乐史都因此有了被重新认识和评估的必要。其中,依托考古出土乐器、乐谱、图像、文献的历史学、文化学、人类学、音乐学研究,以及围绕音乐考古学学科专业的理论探讨,成为学界长期关注的热门话题。浩如烟海的研究成果中,《音乐考古学通论》是首部系统论述音乐考古学学科理论的著作,不仅填补了音乐学研究的一块空白,甚至可以说为考古学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

跳出藩篱,关注核心。在对音乐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阐述中,本书作者并未囿于音乐考古学研究与诸多相关学科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而是抽绎出具有独立意义的音乐考古学核心内容予以探讨,如音乐考古文物观察和测量、乐器测音、乐器的形制演变、乐器的音响性能、音乐图像反映的表演场域、出土音乐文献与音乐实践的关系、音乐考古文物的复原和模拟实验等,同时提出了音乐考古学文化的概念和研究论题,并基于此构建了本书十五章严密的结构框架。

扎根中国,放眼国际。作者虽深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但又不拘泥于此,在论述各种理论问题时,广泛吸收了现阶段国内外音乐考古个案研究、学理探讨最新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特别是依托自己的国际化学术背景,旁征博引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从而赋予了本研究以国际化语境。此外,作者虽重视学理层面的深刻论述,但又不吝笔墨对音乐考古实例予以阐释。

三联《星火的启示》

《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金冲及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阅读红色“书籍”,感悟信仰之力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 王言

读完金冲及先生的《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创建与发展》,我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读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和提高认知的过程。思考是阅读的深化,是认知的必然,是把书读“活”的关键。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亲眼目睹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过程,充分感受到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责任在肩,担当在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每位党员、共青团员都是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同志在长沙、俞秀松同志在上海、高君宇同志在北京、张太雷同志在天津等主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进行革命斗争,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畏千难万险、不懈浴血奋斗、付出巨大牺牲的光辉历史。《星火的启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一书,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艰、担当之要,汲取了开拓前进的强大勇气、智慧和力量。

我们青年人生在和平年代,不能忘记无数在革命斗争中流血流汗的革命先驱,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此刻的幸福与安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理应心怀感恩,把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或许没有机会在战场上为祖国、为信仰浴血奋战,但是我可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浪潮中,秉承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到我的本职工作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有效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将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服务单位改革发展、服务党员群众的“硬支撑”。

民法《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孙宝义 等编著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品读伟人家风,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鲁轶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代伟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子女,他为自己的后人留下了什么“遗产”,这是世人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伟人的教育观会对社会风气起巨大引领作用。毛泽东不仅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宝库,而且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给子女们留下献身祖国、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甘守清贫等高洁的家风,成为中华家风的典范。

《毛泽东是如何教育子女的》一书围绕毛泽东的子女展开,分别讲述了毛泽东与其子女相处的生动故事,既有毛岸英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始末,也有毛泽东在得知寄予厚望的爱子战死沙场后的悲怆,还有为即将返校的女儿李敏擦拭离别泪水的温情。相信这些故事会使读者更加生动、立体地了解毛泽东与子女们的真实生活及其教育理念。

当下,以毛泽东的教育观念为专题的图书鲜有出版。该书中毛泽东作为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大量往来书信,力透纸背,纸短情长,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平凡父亲对孩子的殷切期盼与细心关爱。

“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这是毛泽东在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后,与好友周世钊在谈话中吐露的心声。简短的一句话尽显家国情怀,掷地有声。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中华优秀家风犹如川间细流,浸润着无数中华儿女。基于伟人对后代的点滴教诲,该书叙述了毛泽东培养子女的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诠释了毛泽东留给子女的精神财富,带给读者深刻的感悟和认识,使当代青少年从中获得成长的深刻启示,助力全社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现代社《妈妈,对不起》

《妈妈,对不起》

[日]松浦晋也 著

现代出版社

唯愿天下父母安康

北京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柳雪梅

看到《妈妈,对不起》这本书时,一下被名字吸引了,尤其是做了妈妈之后,对妈妈的感情越来越深,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这是一本阿尔茨海默症看护日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

作者是日本资深记者松浦晋也,他是一个没有组建家庭、随心所欲地活过五十多岁的独身男人,在母亲患病后,他照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1000个日日夜夜。

阿尔茨海默病这种疾病,即使发病了似乎也不易被周围的人察觉,虽然会有一些征兆,但是及其轻微,令人意识不到。作者的母亲一直生活的有声有色,突然变得“忘性大”,总是忘记他要做的事,总要一遍遍提醒他,妈妈反复闹脾气,不配合治疗,把家里搞得乱七八糟……照看母亲的日日夜夜中,作者绝望过、煎熬过、悔恨过……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我们正在经历“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尤其是结婚生子后,天天都盼望着父母身体健康,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但是,生老病死谁都不能逃脱。经常会想到,若父母生病了,我该如何顾全工作、孩子、父母?工作不能丢弃,父母不能没有人照顾,孩子也不能舍弃……所以,每当听到父母生病的时候,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头痛脑热,也依然会担心与恐慌。尤其是结婚之后,不能守在父母身边,有时想如果不结婚,时时陪在父母身边,这样的生活很好,他们生病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或者没有孩子,可以全心全意照顾他们,这样也很不错。可是,这些都不是现实的。中国的传统,父母的希望就是儿女幸福,结婚生子。辛苦了半生的父母,在退休后本该享受他们的老年生活,但是他们依然在为儿女负重前行,为儿女看护下一代,我们的岁月静好,都是父母的任劳任怨换来的。

唯有愿父母身体健康,我们每个人永远都不用面对远去的那一天。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04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往期回顾】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三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二期)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1年第一期)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