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为中印文化交流作信使

当中印两国人民携手迈步一起跨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两国学者都在进行着继往开来的工作。这次两国学者联合编纂的《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对两国人民长期文化交流的丰富内容作了一次再梳理、再探讨和再总结。

在梳理史料和已有研究成果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历史分期作了双方都容易接受的调整,既照顾到中印两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变迁,又照顾到两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大致划分出8个时期,比如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即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第二个时期是1~6世纪,略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和两晋南北朝;20世纪初叶~1949年为第七个时期,辛亥革命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在印度则是民族独立运动时期……虽然这个历史分期不尽完备,但符合了两国学者的合作需要,对确定全书每个条目的时间坐标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构建了一个学科分类框架。即根据中印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划分出12个板块。其中,前面11个板块即11个学科分支,如中印贸易往来分支、中印科技交流分支等,最后一个板块则介绍了两国重要的相关博物馆。这一学术框架展露了中印文化交流史学科的端倪。它是传统的历史学科之下的一个三级分学科,也可以视为新兴的跨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分学科。

我们这次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与印度学者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合作。中印两国的学者在研究中印文化交流方面各有所长。中国学者中,有从事印度历史、佛教、哲学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者。由于古代印度人没有记载历史的习惯,古代的绝大部分条目必须由中国学者撰写。参与合作的印度学者都有很高的英语水平,兼通汉语,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专家,尤其对近代以来的中印文化交流和经贸关系十分熟悉,掌握大量资料。经过双方分工协作、友好协商,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第二,培养、使用一些新人。对中印文化交流史中涉及的当今一些热门的研究领域,如佛教、国际政治、国际贸易等,我们培养、使用了一些新人。他们都是专业人士,至少掌握一门印度语言,对印度的历史文化也比较了解,其研究领域也几乎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为保证质量,我们采取了多层把关的做法,既把知识关,也把文字关,做到以老带新,教学相长。

第三,条目撰写与学术研讨相结合。对于因资料不足而难以撰写的条目,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查找资料和线索,但要经过编委会成员集体“会审”。对于写出以后没有把握的条目,也需要单独提出“公示”,集体讨论后方可决定取舍或修订。凡是吃不准的话宁愿不说,凡是有疑义的地方务必查证核实。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中印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方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