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观止》,丘濂 曾焱 吴丽玮 著,现代出版社
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多年对故宫文化研究的集成之作。内容包涵重新解读故宫的文化价值,记录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记及对故宫的文物守护与传承历史的记录,对故宫藏宝的文化密码进行揭密,对故宫文物的修缮与鉴定过程中的匠艺观察与匠心品读,揭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与运营内情。全方面展示600年文化故宫底蕴,邀读者进入一场故宫文博视觉盛宴,探寻中国历史的文化根脉与现实的人文交感、传承。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站在午门的城墙上,默默地看着六百年沧桑巨变,看着中华由衰转盛,屹立于世界之林,心中是五味杂陈。
故宫既是博物馆,又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在世界的博物馆中地位极为特殊。如何保持紫禁城的原貌,又能让观众们感受故宫的博大精深,这是历代博物馆工作者与文物保护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三联生活周刊》将历年来对故宫文化研究的精品集结成册,交由现代出版社出版了《故宫观止》这本书。
该书一共分为5篇,20余篇文章,涵盖了故宫的历史、藏宝、守护与传承、修缮与鉴定、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内容,可以说是将故宫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展示。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见舞《韶箾》者,曰:‘……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以《三联生活周刊》的业界口碑以及实力,读完这本故宫的视觉盛宴后,真的可以“观止矣”!
在《故宫观止》中,前故宫院长郑欣淼这样评价故宫:“故宫博物院是依托于明清两代的皇宫。它既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博物馆,又是一个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同时是一个世界遗产遗址,还是一个特殊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的博物馆。这种多重身份决定了故宫的特殊性,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古建筑的重视却不够,一贯重文物轻建筑。”
故宫目前对于古建筑展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状陈列,人可以看但不能进入;第二种是作为可参观的展室。
在去故宫参观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到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轴心的古建筑群,都是只能围观,不能进入的。
而东六宫、西六宫、文渊阁等地方,都设有展厅,可以在宫殿中,感受穿越历史时空的文物之美。
而《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则是设置在午门城楼上,俨然是一个现代化的展览建筑风格。
通过精心设计,合理布展,不仅对古建筑完全没有损坏,而且对文物的保护条件完全都符合要求,这在各国博物馆的建设中也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不过《故宫观止》也提到了,虽然午门展馆技术先进,满足文物展出与观众观展的需求,但是造价实在是高昂,只能展示少数对储存条件要求极高的文物。
作为博物馆,对文物的征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下,也是一项最困难的工作。
无他,没有足够的经费。
前院长郑欣淼说,“故宫实施的是双编制,门票收入上交国家财政,院经费则每年通过中央编制委员会进行预算和审核。虽然从门票收入上看故宫完全具备养活自己的能力,但是现在的体制并没有采用自收自支。”
专家们需要在无价与有价中做一个取舍,毕竟文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它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对于历史的研究价值更是无限的。
也正因此,即使是在百废待兴的1953年,当时故宫博物院还花费了数百万元收购到了《中秋帖》《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国宝级文物,现下也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不传之宝。
故宫在审定文物价值时是极为严苛的,这些事情在《故宫观止》中都有详细讲述。
经过努力,故宫开放了所有的花园,开放了城墙,开放了神武门,据2018年的报道,故宫开放面积已经达到了83%。
故宫,已经越来越成为国民心中的圣地,这与故宫各位专家及领导者一直以来对故宫的悉心呵护是分不开的。
就像是单霁翔说的,“要深挖自己的文化资源,凝练出强大的文化力量,……回去以后还要再来的博物馆,我认为那才是一个好的博物馆。”
现在故宫显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总去故宫对观众们来说是不现实的,但是,经常与故宫相伴是能做到的,日常翻一翻《故宫观止》,则故宫之美“观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