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痛

文学作品成了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痛处。9月1日,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推出“中国文学图书与国际市场”研讨会,中国作家与出版人直击痛处,认为文学作品难以走出去的最大外因在“翻译”上,而内因则是中国作家的写作。

文学图书“走出去”的并不多。记者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展台上看到,目前,已经在海外出版的当代小说很少,张炜《古船》被哈柏·柯林斯集团购买,毕飞宇《推拿》版权被韩国、法国、美国等3家出版社购得。《炼狱如花》《河流如血》《英格力士》等当代小说版权在洽谈中,更多的小说还待字闺中。在北京出版集团展位上,当代小说佳作《穆斯林葬礼》《无字》等海外版权始终无人问津,相关负责人说,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多年了。

相较于实用类图书,比如旅游、养生等类图书,文学作品占“走出去”图书的份额不仅非常小,而且在海外的销售也并不乐观。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说:“卖得最好的有七八万册,少一点的有一两万册,更多的也就几千册。”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师东说:“我们对世界的关注和世界对我们的关注是不对等的。”

业内人士认为,文学图书走出去最大的困境在翻译上。潘凯雄说:“文学图书走出去的翻译问题比其他图书要难得多,也复杂得多。据我所知,著名国际出版机构挑选译者很挑剔,译者的母语必须是出版机构所在的国家,像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出版机构都是这样。”可是目前,全世界能翻译中国小说的人并不多,因此,英美不少国际出版机构一旦看上一本中国小说,就会找著名汉学家葛浩文来看,“可是葛浩文1年能译多少书?撑死了也就译一两部。”潘凯雄说。

中国作家自身的写作也成了遭受诟病之处。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国荣认为,中国当代作家没能把中华民族真正的灵魂展现出来,也没能将中国真正的文化底蕴呈现给世界,自然不可能引起世界关注。而作家李鸣生则认为:“中国当代作家与世界优秀作家相比,真正反映人性深处的写作不多,当代作家远远没有超越前人,远的讲没有超过曹雪芹,近的讲没有超过鲁迅。”此外,国内作家的创作,反映40年前的作品比较多,反映中国风土人情的作品也比较多,而反映当代的作品比较少,“中国作家的写作和西方了解中国文化的吻合度不够。”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说。

面对种种困境,出版人和作家认为,扎扎实实做好内容比什么都重要,作家张炜说:“依我个人与国外出版界的交往,我的体会是不能急,得慢慢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