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邬书林、王京生、聂震宁、樊希安齐聚深圳对话全民阅读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22日下午,一场精彩的对话在深圳图书馆举行。邬书林、王京生、聂震宁、樊希安四位中国全民阅读的推手和专家齐聚深圳,对话全民阅读。

“用科学方法更好地阅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邬书林说。

“书是我们一辈子的朋友”,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任王京生说。

“享受阅读,因为阅读是人类最奇妙的事情”,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聂震宁说。

“希望有更多的点灯人推广全民阅读”,国务院参事、中国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樊希安说。

对话开始前,深圳广电集团主持人王海东宣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阿尔弗雷多·佩雷兹·德·阿尔米尼昂一封写给深圳全民阅读的亲笔信,信中称:深圳作为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一直致力于推广阅读,并以文字传播的方式,为实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一个和平和包容的世界使命做出贡献。深圳已连续15年成功举办深圳读书月,他期待,“让书籍成为创意的化身,带领我们一起分享理念和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彼此之间的理解,对话和包容。”

阅读,可以激发彼此之间的理解,对话和包容,而这场关于全民阅读的对话,厘清了诸多与全民阅读相关的理念、主张与方法,在全民阅读推广时间最长的城市深圳,发出了他们对于中国全民阅读的新主张、新期待,可谓精彩纷呈。

阅读,是享受乐趣、吸取前人的智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话背景:对话的四位专家,在中国全民阅读的发展中,扮演了可圈可点的重要角色。那么,回归关于阅读的最本真问题,作为读书人的他们,是如何理解阅读以及全民阅读的?

邬书林:阅读的本质,是通过读书和古今中外的先贤们跨时空交流,把前人的智慧经验通过阅读,变成自己能够使用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我推荐大家看朱熹的《诸哲论》。第一卷开宗明义,讲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深入了解,只有自己亲身实践。由于实践过程很短,只有把前人写下来的书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更好地知道这个事。读书的本质在于向前人学习,把前人的智慧,前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王京生:社会在变动,每个人在从阅读之中获得精神享受以外,对于阅读,我们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读书是最重要的可持续,我们一直都讲可持续发展,认为与土地、环境、水等资源有关,但是,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我认为最重要的可持续是人的可持续,而人的可持续必须通过阅读实现,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多媒体阅读,阅读都是可持续的关键。第二,我想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罗西先生对深圳全民阅读的一个评价,他认为,对一个城市和一个人而言,阅读都是最重要的投资,而且是无与伦比的投资,阅读让你终身受益。

聂震宁:我要说说全民阅读的意义。全民阅读不讲学以致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读书日宣言强调,希望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享受阅读,这是全民阅读最本质的意义,享受阅读过程当中可以学以致用,成为一个更有用的人,把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还可以度过一段美好时光。比如《哈利波特》这么一套风靡全球的儿童读物,它不仅有智慧、有思考,还有道德的召唤,也有更多的阅读乐趣。

邬书林:《哈利波特》这本书的出版社老板说,这本书到他这家小出版社之前,被多家著名出版社拒绝。当时他看完也没当回事,把书扔在书桌上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他的女儿连夜读了这本书,这位剑桥大学比较文学硕士生告诉父亲,赶紧把这本书出了。因为出这本书,他的股票翻了42倍。这说明,阅读要与时俱进,反映一代一代人的心声,特别是上一代,更要对社会的变迁有敏锐的把握。

樊希安:不能简单说中国人不爱读书,我们北京创办了24小时书店以后,我最关心后半夜买书的人,我做过每个时段的调查,后半夜来的全是年轻人。不能说中国的青年人不爱看书,关键怎么引导,怎么服务。全国24小时书店里,深圳书城的24小时书吧是中国大陆里开的最早的一家而且做得很好。北京三联24小时书店是北京第一家,在全国有很好的影响。我们想为大家做好服务,来提高国民阅读率。

关于阅读,我想提出一个概念“全阅读”。阅读,既不能片面强调纸质阅读排斥网上阅读,也不能片面强调网上阅读排斥纸质阅读,两种阅读各有特点。网上阅读更多是收集知识和信息,书本阅读更多是增加知识和理论思维,全面阅读才是我们的追求。

把阅读作为每个市民的追求每个家庭的幸福所在

对话背景:连续举办15届的深圳读书月吸引上亿人次参与、643个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量连续25年保持全国第一……在一个个令人骄傲的数字背后,是这座城市对于阅读日复一日“高贵的坚持”。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推动全民阅读,应该从哪里开始?

王京生:台湾很早就提出了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我觉得这个概念太好了,应该在深圳响亮地喊出来。深圳喊出来后,一直高贵地坚持着,2009年,深圳举办了全民阅读活动经验交流会,向全国展示了深圳推动全民阅读的努力和成效,全深圳人民都为之振奋。

邬书林:经过多年努力,深圳对全民阅读的倡导和推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并逐步变成国家战略。可以看到,目前的态势很好,“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更重要的是,民众对“全民阅读”的认同度很高,现在全国已有700多个城市像深圳开展常年性的阅读活动。我认为,推动全民阅读,应当像深圳这样把阅读作为市民的一种追求和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每个家庭的希望所在。当下,中国要在理论层面把全民阅读梳理清楚,在法律层面保障和推动全民阅读。中国人均资源不足,最大的资本是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如果把阅读这一个掌握知识的利器用好,必将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聂震宁:推动全民阅读,政府是第一推手,因为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首先,要树立全社会的阅读价值观,要形成“阅读光荣”的观念氛围。深圳读书月在全国有大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决推动。其次,要促进全民阅读的立法,为丰富阅读资源和营造阅读环境提供法律依据和坚实保障。除此之外,还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

樊希安:出版人在全民阅读发挥了重要作用。出好书,出大家需要读的书是出版人的第一责任。第二是发行和推介好图书。第三,出版人首先自己是爱读书的人,应该做出榜样和表率。图书馆的作用同样十分显著,它像加油站一样,给读书人强大的动力,我希望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改变一些服务方式,比如调整或延长营业时间。现在很多24小时书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书店里卖书的职能扩展为服务阅读的功能,图书馆更应该这么做。此外,图书馆应该采购好书,要为读者精挑细选。

全民阅读的春天正在到来,阅读为城市点亮了文明之灯

对话背景:进入数字化时代,推动全民阅读也许会碰到各种阻力和困难,四位嘉宾有些什么经历,他们又是如何做到“高贵的坚持”?

王京生:其实在深圳这个环境里,推广阅读我感到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当然,深圳读书月15年一路走来,到现在每年11月都是城市的阅读嘉年华,其实一开始我们还是有点寂寞的。举办第一届读书月时,深圳主要的书店只有一个罗湖书城,大家买书都拥挤到那儿。现在全市有三大书城,还有宝安书城马上要落成,而且城市规划里,我们提出每个区都应该建成一个以书城为核心的文化综合体,这给今后深圳文化打下了特色和底色——文化中心有各种文化,但书城是中心。当然,这一过程中需要与各个部门打交道,做大量的工作。我特别欣慰的是,深圳有一大群爱书的人,我们一起走过15年,始终一路同行、一路坚守,而且充满自豪。

聂震宁:推广全民阅读,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三届政协委员,我已经连续9年提出提案,设立中国读书日来倡导阅读。这个提案就是我们推进全民阅读的一个载体。但其实在我们还没有提出之前,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全民阅读活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开始设立世界读书日,深圳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得风气之先,所以深圳的全民阅读做得最好。

邬书林:在阅读这件事情上,需要坚定不移地一步一步向前,例如全民阅读立法,我第一次在政协会议上提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质疑,第二年反响就好多了。现在阅读立法这件事情,国家和地方不少城市都在推进,包括深圳。今天的主题是“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这句话的上联是“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我们正是做积德的事。

樊希安: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正式开业刚好一周年。书店开张之前,说实话我心里没底。但我觉得当时条件确实已经成熟,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全民阅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中国,读书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读书的春天真正到来了。经过一年实践,现在看来,这个书店是成功了。有几个数字可以说明:书店的营业收入增长了58%,利润增长100%,人流增加了68%。我们很有信心,马上将在海淀区再开一家24小时书店。有时半夜里,看有的年轻读者在书柜旁边、在书桌上睡觉,我就感到心里有股暖流,我感到这是我一辈子做得最为正确的事情。去年冬至,我们还买了一百条毛毯送到书店,天冷的时候提供给读者。

邬书林:中国历史上很多故事,凿壁借光、囊萤映雪,都是说夜里读书的。

王京生:书店的意义,除了卖书之外,我认为它也应该有一种文化态度。例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就为刚到巴黎、没有落脚之地的写作者提供暂时的住处,这正表明了一种对文化人的尊重,表明了一个小小书店的博大胸怀。当时在深圳开设24小时书吧以及各个书城,不是光把卖书作为职责,更崇高的使命是为这个城市点上文化之灯、文明之灯、阅读之灯。这种态度看似渺小,但表明一个城市对阅读的支持,对热爱阅读人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会长久地鼓励全民阅读,是一种精神力量。

以大数据精准统计阅读状况,以立法推动阅读进入法治化时代

对话背景:在情感之外,读书同样需要理性。在阅读中,如何理性地培养阅读习惯,如何科学地推广全民阅读?

邬书林:欧洲人对阅读的科学研究非常深入,把0到18岁分为三段,第一段是0到6岁学龄前,要在这个阶段就让孩子们对阅读有兴趣。第二个阶段是7岁到12岁之间,这是养成阅读习惯、初步掌握阅读技能的关键时期,而13岁到18岁是拓展阅读技能、立下阅读志向、拓展阅读空间的关键时期。如何用阅读来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这是一门科学。此外,目前正在进行的信息技术革命,使阅读的载体形式、传播方式、速度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使人类掌握知识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尤其是通过大数据,可以将阅读状况做出更精准统计,这对出版人来说也是福音。

王京生:在未来阅读中,有几个方面特别重要,一是民间阅读组织,现在深圳有100多个民间阅读组织,二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做阅读推广人。未来,深圳争取将阅读立法尽快推出,保障读者的阅读权利,让深圳阅读进入一种规范化、法治化的时代,让阅读更加五光十色。深圳的新举措还包括深圳图书馆读者每次可以借出10本书,还有妇联将启动“启阅计划”等,这说明我们的政府机构、阅读组织、媒体等各方面都在全民阅读中有所作为,让我们对全民阅读充满着期望。

对话嘉宾:

邬书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王京生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读书月组委会主任

聂震宁 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

樊希安 国务院参事、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