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文化日历” 让日子多点文化味

走进位于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韬奋书店,可以看到一个专门摆放2016年文化日历的书架。几乎每一位顾客路过时,都会被书架上的日历所吸引,不禁停下脚步翻看起来。时至年末,一批文化日历开始“引爆”各大电商网站和社交媒体,文化日历卖断货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在微博、微信上“晒日历”也成为当下网络新时尚。旧时文化日历,以全新的“高颜值”逆袭。

文化日历的一夜走红,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所以当《红楼梦日历》成为“2015年度中华书局读者最喜爱的十佳好书”之一的时候,就连出版社也感到很意外,因为严格意义上说,日历并不能算是图书,但由此也可见消费者对这些文化日历的喜爱程度。

文化日历,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包含、体现、承载文化内容的日历,或者是换种说法,就是以日历的形式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所以文化日历兼具了帮助消费者“看日子”和普及知识、弘扬文化两种功能。很显然,如果单纯为了看日期、记日子,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选择其他的方式,比如普通的挂历,比如手机上的“万年历”等等,所以文化日历受到追捧,重点无疑还是在“文化”二字上。

一方面,这些受到追捧的文化日历,往往纸张考究、设计精美,“颜值”很高,这样一来,消费者买一本摆放在家里的书桌上,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文化品位,也很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另一方面,文化日历,主打的当然还是文化内涵。以普及传统文字文化为目标的《汉字之美日历》为例,从汉字的起源、书体的演变以及书法的形式等方面,提炼了十二个主题,每月一主题,如“源流之美”“吉语之美”“书体之美”等,并在每周又细分了若干个小主题。读者每天翻阅一页,不仅有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增加书法知识、文字常识等,一本读完便可了解汉字的演变史。

而且,很多文化日历都体现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也引发了当代人的情感共鸣。比如受到无数网友追捧的《单向历》,最初只是新媒体“单向街书店”微信公众平台的一个创意文案,编辑团队原本是想在2015羊年春节期间,以传统日历的形式呼吁忙碌的人们回归当下,忠于生活,没想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网友的强烈关注与欢迎,最终以网络和实体日历两种方式出版发行。

如女星姚晨在转发了一则关于《单向历》的微博后所并评论的那样:“古朴雅致,一见钟情!想念一页一页撕去日历的感觉,好似日子一天一天触手可摸。”文化日历就是在帮助我们“记日子,看日子,过日子”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日子有点文化味,这自然是一件很值得肯定的事情。而作为文化日历的出版者,也因为摸准了市场脉搏,创造了利润,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