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国学经典的新生——专访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可从中领会亘古不变的真理,获取人生的智慧。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就国学经典在这个时代如何实现新生等相关问题,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问答

出版广角:长期以来,我们以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脉,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时代,您认为坚持国学经典出版的意义是什么?

顾青: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对自己的经典都应该是倍加珍惜的,应将阅读经典作为深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经典是塑造一个民族文化性格的最基本的东西,也是这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我们现在全面重视传统文化,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百年来的“拨乱反正”。

一百多年前,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华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几乎溃不成军,所以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反省器不如人、技不如人的同时,追溯到所谓的文不如人,并且全面向西看。这个观念甚至影响了今天的知识分子群体。所以现在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好,西方的文化才好。这也是现在一些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失去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看轻甚至蔑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文化,那么这个民族就会从文化根基上灭亡。中国现在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自己的文化。也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重读经典将成为我们重建文化自信的一个最基础的工作,没有什么工作比重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更重要。

在现在的学术界、思想界和教育界,一些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动不动就拿中国人与外国人做比较,觉得中国人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可以说,这些人失去了客观的认识,究其原因就是丧失了民族自信、丧失了文化自信。这个现象非常严重,是促使我们党、国家和政府提出重建文化自信的一个根本原因。

那么,在新媒体时代,坚持经典出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呢?首先,当代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实现中国梦,面临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激烈碰撞、不同国家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问题,中华民族的文化不可避免会与别国的文化产生竞争。因此,我们必须以自己的传统优秀文化经典为依托,不可能拿西方经典去与西方人进行文化竞争。其次,现在很多中国人被称为香蕉人,也就是“黄皮白心”的人。这些人长着中国人的躯壳,但是他们的思想和文化基因已经被西方文化所占据。这就好比一台电脑,其硬件是中国制造,而软件是西方文化,这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吗?所以,我们必须以中国自己的“软件”来武装中国人的头脑。这个“软件”是什么?显然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我们国家要培养属于21世纪的、面向世界的、能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人。这样的人,必须是依托中国文化的人。

出版广角: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碎片化阅读、浅阅读成为普遍现象。您如何看待新时期的国学经典阅读?您认为应该如何提升大众的国学经典阅读力?

顾青:

在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对这些变化我们必须全面地看,不能失之片面。

从普通阅读的角度来看,甚至从全民阅读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阅读习惯既有传统的纸质阅读,比如读书、读报纸,也有新媒体阅读,比如手机阅读等。尽管现在新媒体阅读改变了一部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但它并没有全面替代纸质阅读,比如报刊阅读或纸书阅读。从我们出版业的行业现状来看,目前纸书的销量仍然比其他形式阅读媒介的销量要大得多,可见,纸质阅读仍是我国国民阅读的首选。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清醒认识,手机阅读和其他移动终端阅读,仅仅是阅读的方式之一,绝不是全部。所以没必要给予新媒体阅读过高的评价,更不能认定新媒体阅读能取代纸质阅读,这种论断是不准确的。当然,这不是说不提倡新媒体阅读,纸质阅读和新媒体阅读应当是齐头并进的。我们在推动国学经典阅读的时候,希望这些经典内容的阅读,不但能在纸书和报刊上进行,也能在新媒体上进行。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应该是全方位推进的。

在纸书上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与在手机上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两者相比较,可能模式、形态、方式会有一些区别,但这无非是编辑采取的加工方式不一样,运用的编辑技术有区别,进而可能形成不同的阅读产品。但无论是传统纸媒出版物还是新媒体产品,阅读方式的改变不应该影响读者对国学经典内容的阅读和理解。出版界应该主动研究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相应地调整出版方向,以满足读者的需求。这样,大众的国学经典阅读力也能得到相应提升。

出版广角: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出版界一直努力传承国学,让经典新生。请问在新时期国学经典出版应该如何传承与创新?国学经典未来的出版方向是什么?

顾青:

从出版的角度来说,国学经典的出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首先,传统文化经典多以文言文的方式来创作,有的艰深晦涩,难以理解。所以要出版传统文化经典,要先对传统的经典和古籍进行整理。其次,出版社要根据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对经典和古籍进行各种各样的编辑加工,比如标注标点、注释和翻译等。

具体来说,有的中国古代经典深奥难懂,原典中的很多意思现在的读者不一定能完全读懂,那么,如何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在新的形势下被读者接受,就需要编辑对原典进行整理和加工,为读者阐释、解读、分析原典,帮助读者理解原典。这是中国出版界,尤其是古籍整理界,这么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努力攻克的难题。

新媒体时代,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不仅有弥漫书香气息的纸质阅读,还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新媒体阅读。有些新媒体阅读方式甚至不一定称为阅读,比如听书和视频节目,以及通过VR、AR等新技术获取知识的方式。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中,出版界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出版社应对传统文化经典进一步包装和设计,创新出版模式,以全新的、适应当代阅读发展趋势的方式让读者获取传统文化经典的知识精华和内容。要达到这个目标,出版界可能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和更多的时间。

事实上,现在出版界一直在提倡媒体融合。或者从出版物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倡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包括纸书、电子书、听书等各种各样的媒体出版方式,就这个领域而言,我们可以不断创新和融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创新融合都限于阅读形式,只是传播形式的改变,内容是不变的,而且内容一定要准确。内容为王,这才是出版的实质。

出版广角:诵读国学经典,可启迪人生智慧。国学经典教育是素质教育。新媒体时代,如何让国学经典出版物亲近儿童,融入青少年的生活?国学经典出版应如何在新时代的国学教育领域发力?

顾青:

国学经典必须进入教育领域,这是毫无疑义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016年,为了实现中国教育梦,中央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国学经典教育。可见,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进入课堂,融入现在的教育体系,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原来我们做得不够,现在“补课”。

青年学子必须把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中国几千年来有非常好的经验和教育理念可供借鉴。比如背诵经典或反复吟诵经典,学生在背诵和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体会国学经典的内涵和深义。青少年在记忆力最好、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学习国学经典,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中华书局致力于在教育领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教材,在全国很多省区市推广使用并引入课堂。各地的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教材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认为,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必须教育界、出版界,甚至全民一起来做。

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可以说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但是现实中存在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能够专门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老师仍非常欠缺。同时,国学经典教材开发和国学经典教学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因此,现在不光教育界,出版界比如中华书局等出版机构也致力于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教育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形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国学经典的阅读,会在教育界成为一种时尚。

出版广角: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带动国学热升温。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是否应该让国学经典通俗化、数字化、大众化?国学经典怎样才能更好地走近大众生活?

顾青:

这些文化节目带动了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用大众喜欢的方式来传播国学经典非常好。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读者去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原始文本,这是真正深入了解原典及其释义的最佳途径。其实没必要把原始文本的阅读看得那么难。比如《论语》《孟子》和唐宋诗词等,这是大部分人都能够读懂的。仔细研读原典与看别人转化的文化经典内容,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我认为,两者都是必要的。

让国学经典通俗化、数字化、大众化的工作,确实是出版机构应该做的。出版界应该努力适应读者的多方面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贴近大众生活。

出版广角:弘扬国学经典,推动国学经典发展,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之事。新媒体时代,您认为哪些机构和社会力量可以引导、推动国学经典发展,联手传播传统文化?

顾青: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学经典是全社会的事情,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和领导这项工作,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要求国家财政部门和各级机构全力支持这项工程。所以它不是任何一个机构的事,它是我们党和国家、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界、出版界、文化界,甚至各种民间力量全面参与的盛事。大家都来做,才能把它做好。

出版广角:中华书局一直坚持守正出新,让国学经典走向大众。未来,中华书局在国学经典领域将如何进行数字化出版布局?

顾青:

中华书局在传统古籍出版和传统文化经典的数字出版方面,已拥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我们的基本规划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方面,面向学术界,把中国传统古籍进行数字化转化,让学术界能够接收和使用数据准确、内容海量的数据库。比如我们现在在做的中华经典古籍库,受到了学术界和很多高校的欢迎。另一方面,针对普通学生开发数字化产品。中华书局开发的面向学生的数字化产品,包括数据库和数字出版相关的平台等。对于这些数字产品,中华书局进行了全方位的新媒体推广,比如在微信公共号、APP、电子书、有声书上推广等。可以说,中华书局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推广,采取的是全方位推进的策略。未来,中华书局仍会坚持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的全媒体出版工作,不但面向学术界、教育界,而且面向普通的社会大众来推广传统文化经典。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