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 集团领导 | 重要文件 | 组织结构 | 集团成员 | 大事记 | 企业文化 | 党群工作 | 文件下载 | 网站集群

从“本”出发,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教富斌)

发布日期:2011-06-29   作者:教富斌   新闻来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固本求新,弘文致远”的内涵无疑使文化的价值在人类构建文明历史和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出来,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同样需要心灵停泊的家园,寻找个人安身立命之所在。细细品味我愈觉得“固本”是核心,是求新、弘文、致远的根基。

“本”是指草木之根茎,自古以来中国人常说做人、办事不能“舍本逐末”,务本是一件大事,人有人本,企业有企业之本。从企业角度讲,战略、资产、品牌、产品都不是本,我所理解的“固本”,是“以人为本”,人之本最重要是注意每一个员工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由“孝悌、爱众”做起,然后爱长上、爱民族、爱国家。为什么这么说呢?社会是多个生存独立体组成的。一个人是一个生存个体,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集团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存个体,不论有多少个生存个体,都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进步,是每一个生存个体的进步,最终是人的进步。所以这个“本”不以竞争、技术、利益为“本”,没有人性的进步,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只会有短暂的昙花一现,没有长远发展的根基和能量。

吕思勉先生言“天下只有天良发现之个人,无有天良发现之阶级;只有自行觉悟之个人,无有自行觉悟之阶级。”史学家的话让人叹息,但历史的进步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吕先生是在强调个人的能量是不能忽视的,“有天良”、“觉悟”的人就是一个“固本”的人。如果一个单位之中人人知“固本”,从“本”出发为人、为事,哪能不兴旺赢利?人善则百事善。

人之本从何而立呢?答案在我们老祖宗的书籍中,在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中,也是“弘文”的主要内容。

现在的人都喜欢“求新”,新的不等于好的,新是不断变化的,是有增有减的,“新”不过是强调了当今时代的表征而已。我们说固本而后求新,还是有说服力的。另外,不论是从企业还是个人来谈“求新”,我想“允公允能”才能有“日新月异”。

“弘文”是我们的任务、目标,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素质。胡总书记说:“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文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了。我们作为出版传媒产业的“国家队”,责任很重大,面临的形势也很严峻。以互联网的出现为例,它使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好处不必说了,问题可不少,一是大量的知识信息进入公共空间,使知识的优质化难以保证。二是各种芜杂的信息真假难辨,增加了选择的复杂性。而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就面对电脑,接触这样的文化现状,长此以往,年轻人对文化的认知只会更加茫然,这种文化不可能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种背景下,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号角的吹响,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集团公司多个老品牌、老字号及专业的出版队伍,进一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提高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我想就是要巩固人们共有的文化思想,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健康的“弘文”会促进社会个体的“固本”,提升全社会的整体素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通过改善精神生活来实现。而如何实现文化的最高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平衡,则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