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艺术类期刊的出路

面对咄咄逼人的形势,艺术类期刊虽不至穷途末路,但也完全没有了“避风港”,只有积极转变思维,找准定位,才能在纸质期刊的困境中突出重围。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代,作为我国文化阵地的艺术类纸质期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艺术类纸质期刊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艺术类期刊应该在保持高质量和独特性的前提下,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走上与其互动共生的发展道路。

艺术类期刊的独特性

艺术类期刊在众多期刊品种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主要受众群体是艺术专业的学者、艺术家和收藏爱好者,受众范围呈现出小、散、弱的特点,而学术性、出版周期等多重要求又制约了出版时效,使其出版成果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世界中失去第一高地的最佳时间,新闻变旧闻,学术探讨沦为繁文缛节,无法赢得激烈的信息之争。国家新闻出版署编发的《2018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指出,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文化、教育类期刊,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和其他综合期刊,文学、艺术类期刊在平均期印数、总印数和总印张的降低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品种期刊。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许多期刊纷纷行动起来,降低出版成本,缩减出版周期,同时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加强网站平台建设,利用中国知网等数字平台窗口,将传统纸质版学术期刊以电子版形式呈现。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是媒介电子化的一种转变,是把传统纸质版期刊的文本从纸质媒介平移到微信、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上,离“数字化的期刊”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融合不是不假思索地模仿和抛弃,也不是简单地置换和叠加,应该转变被动融合的思维,转化期刊的功能,找准艺术类期刊的定位,进一步规范出版流程,创新出版模式和传播模式,强化数字化传播意识,加强互联网思维。

如何对接与融合

在面对艺术市场潮起潮落的变化中,艺术类期刊应该树立正确的导向,在规范艺术市场、树立正确的艺术消费、收藏和品鉴观念中承担重要职责,在保持自身学术立场、提高学术影响力的同时积极探索传播渠道,不断提高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一,专注艺术生产,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艺术类纸质期刊的编辑团队大都有专业科班背景,有些资深编辑人员本身就是艺术家和收藏家,深谙艺术发展脉络,对此有较深入的观察和独到的思考,对艺术市场的发展趋势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擅长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是读者获取专业、独到艺术信息的有效来源,大量在新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的原创性内容来自传统媒体。因此艺术类期刊应该抓住优势,专注艺术内容的生产,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甚至可以打破国内外同类刊物间的壁垒和各自为阵的局面,加强协作和配合,建立艺术类纸质期刊联盟,将小众、分散的读者组织成力量集中、互动性强的读者群,实现内容资源、读者资源、作者资源、院校资源、艺术市场资源共同发力的学术平台,更具权威性和专业性。

第二,建立专题栏目,突出刊物品牌。除了在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上下功夫外,还应深入研究刊物的特色和栏目的独特性,建立刊物的品牌。在新媒体环境下,一些专业性强、读者粘度高的艺术类期刊开始建立覆盖线上、线下的艺术教育培训,针对不同年龄、阶层和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同时在期刊上培植相应的重点栏目,将精品课程的内容、教师风采、教学成果在重点栏目上呈现,在期刊和教学的配合互动中为读者提供多方面个性化服务。

第三,转变出版理念,创新商业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一些艺术类纸质期刊已经开始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合作,新媒体的技术和传统媒体的内容互换构成相对成熟的商业合作模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必然要经历一个阵痛阶段。对于艺术类纸质期刊来说,新媒体确实扩展了读者群,提高了传播的效率,而印刷纸质版则具有便于收藏、研究的优势,如何在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整合新媒体的优势,打造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艺术期刊,是亟待艺术类纸质期刊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