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迟子建:新作《晚安玫瑰》的灵魂救赎

《晚安玫瑰》;迟子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我读完迟子建的新作《晚安玫瑰》,脑海中闪出的这样一句诗。

“此心安处是吾乡”,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吉莲娜不正是这样的一位拥有着坚强与柔情的伟大而美丽的女性吗?作为一个流亡到哈尔滨的犹太人,她在小说中出现时便已是80多岁的高龄,她经历过漫长而非凡的岁月,并把异域认作了自己的故乡,她一生都在神前忏悔,并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对一个城市的逐渐喜欢

今年3月期的《人民文学》刊登了迟子建的最新中篇小说《晚安玫瑰》,故事的发生地是哈尔滨,她说:“因为我在哈尔滨生活了20年,从一开始不喜欢到渐渐接受,到现在逐渐认可并微微喜欢,但也不是深刻喜欢,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家乡大兴安岭……”不管怎样,这本书的出版了却了她对哈尔滨的一种情结,并且完成了她对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转型。

从《起舞》到《黄鸡白酒》,再到《晚安玫瑰》,这三部中篇都是都市题材的作品,《起舞》里她写到在哈尔滨的俄罗斯后裔;《黄鸡白酒》写的是一个现实的哈尔滨的故事,因为分户供暖改造引起的一些纠纷;《晚安玫瑰》也是从现实生活得来的一个故事。

对于《晚安玫瑰》迟子建说:“我想把它作为《起舞》、《黄鸡白酒》两个中篇的后缀,在上个世纪的哈尔滨有一批犹太人,哈尔滨那时候是一个国际大都市,现在还有一些犹太人的后裔,还有犹太会堂。我在小说里都曾写过这些场景。” 一些犹太人后裔的故事非常凄美,所以她写了吉莲娜这个人物,“写她就是想在三部哈尔滨中篇小说里呈现不同阶层的人。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知不觉都做了物质的奴隶,可是在我的作品中,吉莲娜一直是精神世界的主人。”

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

《晚安玫瑰》追溯了日本侵华时期的一段历史,以主人公赵小娥经历的三个房东、三次恋爱以及坎坷的身世为主线,又以另外两个女人黄薇娜与吉莲娜的故事为辅,向我们展示了三个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说主人公赵小娥,三次恋爱,终于寻得真爱。可是她的那个齐德铭出场、谢幕都那样的戏剧化,结识于商场抓小偷,结束于相聚前的心肌梗塞,赵小娥的春天和爱情一下子如玫瑰般凋零。

小说塑造的吉莲娜是精神世界的主人,她对苏联红军外交官的终生依恋,化作梅花点点留在记忆里。吉莲娜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交付了,交付了她的爱情,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毕竟经历过。就像玫瑰,盛开过,便无悔。这正如迟子建所说:“那些历经沧桑的女人,当她出现在舞台上时,她会放下镣铐,回归自然,把最天籁的舞蹈呈现给你。”

小说也探讨了人生的哲学命题。赵小娥作为报社校对员,她的工作总是在不断地“扶正除恶”,可是,人生岂能简单地分为“对”与“错”?爱与恨,对与错,有时真的不那么绝对,惩罚了强奸她生母的穆师傅,她内心却跌落到痛苦的深渊,最后走进了犹太老会堂。就像惩罚了继父的吉莲娜,一生都在神前忏悔。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欲望中挣扎,通过神灵或自我救赎,走上精神的皈依之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迟子建说,“写吉莲娜,是为了给赵小娥找一个“教母”。其实吉莲娜这个人物并不晦暗,她的内心世界是强大的。宗教和爱的力量,驱散了她心中的阴霾,所以我们能从她衰老的脸庞上看见光芒。可是在年轻的赵小娥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疲惫、忧伤甚至是绝望。当然,我是同情赵小娥的。除却她的身世,她在生活中的处境,是很多年轻人的现实遭际。其实她的悲剧,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可赵小娥把她归结为出身,那么当身为强奸犯的生父出现时,赵小娥以为找到了罪恶之源,才有了弑父的举动。而事实是,这个罪人用纵身一跳,自我了结,证明了父爱的伟大。在我眼里,宽恕和忏悔,是人性的闪光点。没有这样的闪光点,何来人性的光辉呢。”

作品中透出丝丝暖意

从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30年间,迟子建的作品给人既成熟又新鲜、既复杂又纯净的印象,她说自己早期的作品纯净、忧伤,近年的作品则明显有了悲凉气息,但其中有生之艰辛,也有苦之快乐。而浸润在她文字中的丝丝暖意,则犹如在黑暗中微暗的火苗,细小,却让人感动。或许正是女性天生的悲悯情怀,才让她的文字带给读者心灵的熨帖。正如她自己所言:“人肯定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苍凉感,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苍凉的世界上多给自己和他人一点温暖。在离去的时候,心里不至于后悔来到这个苍凉的世上一回。”

在迟子建的心中,她的文学是“特别世俗、特别朴素又是特别天籁的东西”。她关注着市井人物的情感世界,在小人物身上找到了人性的闪光点。在她的笔下,普通人的柴米油盐中蕴含着生存的真相,那些斤斤计较的商贩、讨价还价的顾客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调侃、幽默风趣的逸闻趣事,统统地出现在她的作品中,使她的作品充满人性的关怀并悄无声息地融入读者的心灵世界。她认为生活永远是作家重要的写作资源。

写作《晚安玫瑰》,迟子建差不多花掉三个月的时间,是她写的篇幅最长,也是注入思考最多的中篇。故事发生的场景,她都走过。哈尔滨那些有着穹顶的教堂,带着鲜明的上世纪城市生活的印记。对犹太会堂来说,那样的穹顶在她眼里就是泪滴!这泪滴关乎故园,关乎爱情,关乎宗教,关乎生死。

迟子建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都是年老的女性,她说,一个历经沧桑的女性,必然有着丰富的情感。《黄鸡白酒》中的春婆婆的爱,更多体现在生活层面,但却是踏实的、亲切的、历久弥新的;吉莲娜的爱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这种爱一样是地久天长的。

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天白发苍苍的时候,仍然能够用笔来讲故事,仍然能够给读者带来感动和温暖。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