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人文知识分子的群像

读《远去的先生》

《远去的先生》《文史知识》编辑部著   中华书局出版

《远去的先生》 对数十位大师进行了忠实的纪录和解读,使先生们的意态神韵跃然纸上。这是一组人文知识分子的群像,通过与先生们生前有过密切交往的亲朋师友的回忆,生动地再现了先生们的生活情趣、治学精神及人格修为。

老一辈学人,在治学态度上很是严谨。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杨镰先生与古典文学专家孙楷先生交往多年,有一回,杨先生在《永乐大典》中读到了一首贯云石的佚诗 《翰林寄友》,其中有这样一句:“文郁老经学”,杨先生认为这里所说的“文郁”,应该是杨文郁,便把想法告诉了孙先生。但孙先生却摇了摇头说:没有见到杨文郁在皇庆、延祐年间活动的记载,所以这个“文郁”,应该是“文蔚”的笔误,文蔚是当时翰林学士尚野的表字。听孙先生讲完后,杨先生半信半疑。但二十四年之后,杨先生读到了一则资料,上面说,杨文郁去世于元仁宗在位之前,证实了孙先生随口说出的推测竟然是不刊之论,于是对孙先生治学的严谨更加佩服。

先生传输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在人格修为方面,他们也架构起了完美的平台。1954年,吴小如被校方调到文学史研究室,分配给浦江清先生当助手。浦先生虽是名家,是吴小如的长辈,但他对吴小如却尊重有加。195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由浦江清和另一位作者合注的 《杜甫诗选》,浦先生打算赠送一册给吴小如,但在怎么写题款上,他却很费了一番心思。在他认为:吴小如没有听过自己的课,所以自己如果称吴小如为“学生”,就等于把彼此的关系界定为师生关系了,就是对吴小如的不尊重;但如果直接称“小如兄”,又显得太生分了,所以,他反复思考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找到吴小如商量这件事:“你不是我的学生,我们只是年辈不同的同事。我送给你书,照理应该写‘小如兄’;可是你现在是我的助手,也算半个学生吧,写得太客气了反而显得生疏,你看我怎么题款才好?”见浦江清如此尊重自己,吴小如非常感动,他说:“我现在就是您的学生,您千万不要同我客气。”后来,浦江清在赠书上写了这样的文字:“小如学弟惠存指谬,江清。”依然没有称吴小如为“学生”。

先生们的伟大,还体现在他们坚守独立自由的精神风骨方面。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人在福建新发现了一部《史纲评要》,认为是李贽的著作。不久,江青在一个报告会上兴奋地宣布“发现了一部李卓吾(贽)的《史纲评要》,现在准备出版”。可是,经过一些专家鉴定,证明这本书不是李贽之作,是假造的“伪书”。这个结论让江青很没有面子。于是,那些帮闲的家伙们为了讨好江青,便极力想证明这本书不是“伪书”。他们想起了著名的古文献学家王重民先生,便由领导人直接出面,要王重民再作鉴定,并加以暗示,让王重民认定这本书不是“伪书”。可是,王重民鉴定完了之后,郑重地告诉他们:“这是伪书,是有人冒充李卓吾的。”那些人不甘心,责令王重民按照他们的要求重新给出鉴定结果,但王重民依然认定这是本伪书。那些人非常气恼,开会对王重民进行批斗,并逼迫他继续鉴定。王重民不愿亵渎学术,选择了以死抗争,自杀身亡。

读完《远去的先生》,总有一种崇敬的悲凉感,因为先生们的风骨已然成为绝响,陈丹青就曾说过这样的话:“这类动物已经绝种了。”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余音袅袅中传来千年前范仲淹的那声长叹:“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