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刘海粟唯一一位研究生,著名画家。《沧海》是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
弟子写师傅,通常会为尊者讳,为长者讳,《沧海》则不然,它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这本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沧海》曾出版过三卷本,引发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不满,简繁因此做了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两卷本保留了刘海粟和徐悲鸿的恩怨始末,详细记述了刘海粟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诸多经历,包括他和徐悲鸿、傅雷、蔡元培、康有为等人的交往,也记录了刘海粟和成家和、夏伊乔等几个女人的故事。
可以说,《沧海》写了一个褪去光环后的刘海粟,也写了一个横跨两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关于中国画坛的史料方面,在著名画家刘海粟的传记史料方面,都有独特的贡献。
《沧海之后》则讲述了当大师都是普通人的时候,发生的那些故事。这本书不止写美术界,它写人,秉笔直书。
今年6月16日晚,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在北京逝世。其实这些年来,简繁历经了老师去世、父亲去世、女儿重伤等变故,开始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对人性、亲情、友情有了新的反思。他以自己与老友、著名画家丁绍光的交往为主线,写陈丹青、范增、史国良等一大批中国美术家在海内外的经历,写画坛大师们的艺术和为人,更写自己的一生。这本书也是一本艺术家感悟人生的生命之书。
在简繁眼中,“真实”自有定义,他向往一种澄澈的生活状态,向往一种是非分明的境界。甚至,他向往事事都黑白分明。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甚至是一种苛求……
但一如《沧海》,《沧海之后》仍然仅仅只是写出了“简繁眼中的真实”,或许,其他的当事人,会有完全不同的真实。或许,面对人与事,给予历史以历史的宽容,给予人性以人性的理解,给予现实以现实的警醒,而不只是道德的挑剔和抽象的义愤,才是文学应该追求的境界,也是文学之所以能够用“真善美”打动人、感染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