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您好。虽然我不知道您身在何处,但是,我知道您一定还在,一定正在关注着我……”
5月7日,在成都购书中心播放的这段视频,让无数人眼中噙满泪水。当天,由著名摄影家焦波撰写的反映灾区孤儿成长故事的《亲吻春天——俺和俺的地震孤儿》以及由他长期帮扶的6名孤儿的摄影作品集《晨光里的孩子》在此间举行首发式。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王建平宣布首发式开始时,眼里饱含泪水,透过她哽咽的声音,我们能感受到她心中的那份痛楚。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焦波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资助下,曾15次深入灾区帮扶6位地震孤儿,送给他们相机并传授他们摄影技术,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帮助这些孩子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拥抱生活的阳光。焦波用父亲般的关爱去开启孤儿那颗封闭的心,向教师一样去启发孩子们学会做人,懂得感恩。孩子们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让他牵肠挂肚。其间,他满怀深情地记录下自己与孤儿们之间的一个个动人故事。
书中,焦波用一幅幅充满关爱的摄影作品,用一章章饱含深情的文字,讲述了从最初的陌生,到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的感人经历。参与编辑制作的同志无一不是满含热泪审阅书稿,该书在印制时,同样深深打动了印刷厂的工人师傅们。
“灾难过去之后,物质方面的重建可以立竿见影,但孩子们尤其是孤儿心灵的重建还需长时间的关注与抚慰。焦波与6个孤儿间的感人经历是对伟大的灾后重建进程的珍贵记录。这两部作品最为触动人心之处,在于其所表现出的那种勇敢面对灾难的坚强无畏和真切温暖的大爱情怀。”王建平表示,怀着出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为向灾区孤儿表达我们的爱心,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出版焦波所著的《亲吻春天》之际,同时出版了6位孤儿的摄影作品集《晨光里的孩子》。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看到灾区的新生,分享孤儿们的幸福和快乐,为焦波的爱心善举而感动。
这些饱含着泪水、欢笑和深情的文字,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书中传递出的情怀不仅是焦波个人对孤儿们的爱,更表现了中华民族历经灾难却更加团结的强大凝聚力;生动展现了灾区孤儿在遭受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过着孤儿不孤、健康成长的幸福生活。这段壮丽的历史犹如一首心灵的史诗,不但让每一个读者为书中彰显出的“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受感染,也使人们看到灾区孤儿积极健康地面对生活,他们学会了做人,懂得了感恩。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同时在首发式上宣布,围绕《亲吻春天》、《晨光里的孩子》两书展开的“春天行动”计划正式开启。该计划承诺两书的销售收入将按每本抽出一元钱的方式筹集为一笔“春天基金”,用于捐献给灾区学校兴建一所“春天图书馆”。庄严的承诺,彰显了出版人对社会责任勇于承担的气魄和胸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当地震孤儿们深情的歌声响起,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的确,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记录了一部心灵成长史,相比失去的,未来会补偿他们更多。因为他们是有爱、有信念的孩子,而且可以用艺术的眼光超越苦难,拥有幸福。
只要明天还在,生活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