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亚洲青年动漫大赛28日在贵阳落幕。作为中国三大国际动漫赛事之一,亚洲青年动漫大赛5年的成长历程也见证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届亚青赛征集到的参赛参展作品,遍及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动画作品1510部,漫画、插画作品12110余件。今年大赛征集到作品共计13600余部(件),而在创立之初的2007年,数量仅2900余部(件)。5年来,亚青赛积累的作品已达到5万余部(件)。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高政说,过去的5年中,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下,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从弱到强、由代工走向原创的转变,主要经济指标迅速增长,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动漫产业正从发展的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当前,中国动漫核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原创漫画精品不断涌现,传播平台推陈出新,影响日益扩大。
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大赛评委会主席王六一说,本届大赛的参赛作品除往年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外,又新增了巴勒斯坦、阿塞拜疆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邀请到来自巴西、俄罗斯、美国、新西兰等国顶尖的动漫大师担任评委,充分体现了这一国际动漫交流平台的国际化、多元化和吸引力。
俄罗斯动漫主题日活动成为此次亚青赛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也是继文化部与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合作举办的“2010年中国文化节”上,“中国动漫游戏展”首度亮相莫斯科后,俄罗斯动漫在中国的首次集体亮相。大赛组委会特设了俄罗斯动漫展馆,观众可以欣赏400多部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动漫佳作。
俄罗斯新媒体艺术节秘书长德米特里·斯捷尔利科夫说,俄罗斯代表团带来了近年来的许多动画代表作,包括经典动画《玛莎和熊》《宝石山》系列童书、500个漫画作品以及《雪皇后》《罗利姆·波与魔法杯》《魔塔》等动画电影。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俄罗斯动漫的发展态势,寻找合作机会。
在2011亚青赛的版权交易专场,《玛莎和熊》及《宝石山》获得了众多买家青睐,它们将很快与中国观众见面。与此同时,来自西班牙、新西兰、德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公司也进行了一系列项目推介。
新西兰HUHU动画制作公司CEO特拉沃·亚克斯里说,中国的动漫市场非常大,未来十年,将在世界动漫界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新西兰虽小,但创意无限,我们很想与中国公司合作。
中德合作的《街舞青春》、来自中国的《上海超级小子》《红色小拳王》和来自贵阳的《黄果树水精灵历险记》等动漫项目都在亚青赛版权交易专场找到了合作伙伴。《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系列图书不仅完成了中文版发布,还签约将译成英文版、德文版走出国门。
王六一说,5年的耕耘、浇灌、栽培和收获,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从艰难走向发展的过程。亚青赛落户贵阳,带动了贵阳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从2007年成立贵阳市数字内容产业园,至2010年入园企业29家,从业人员近500人,完成产值2.4亿元,连续3年增长超过50%。贵阳园区企业先后和丹麦、新西兰等国开展动漫原创和培训合作,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代工。
今年亚青赛期间,由亚青公司和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内16家企业联合打造的贵州动漫展播平台正式开通。平台负责人余庆扬说,这个以电视频道、手机、网站、数字出版物为载体,具备为“三网融合”提供数字内容服务的展示播出平台,释放了中小动漫企业联合的信号,也将为动漫企业走向成熟创造条件。
同时,在更高层面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华动漫资源库”与“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数据库复合型运营平台”建立了动漫内容资源战略合作机制,旨在共同推动中国原创动漫发展和动漫产业良性产业链的形成,推进中国与国际动漫内容资源合作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