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读者大会”于4月19日在海南举行。莫言、阎崇年、傅高义、于丹、梁晓声、汪国真、九把刀等中外著名作家和知名学者到场,与现场近千名读者互动交流,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本届读者大会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主办。
本届读者大会融合了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高层论坛相关内容,特别将“高端访谈”环节安排到读者大会之中。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组委会主任柳斌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参加了高端访谈环节的对话。柳斌杰与读者分享了个人读书与选书心得,并围绕中国目前的阅读现状指出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意义。对话摘要如下:
书博会由过去的书市,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了文化的盛会。每一次书博会的举办,都给当地的人们带去了文化盛宴。推进全民阅读,提高人们阅读的兴趣,是文化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书博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据统计,在2011年中国人均阅读量为4.3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约为二十本,以色列在六十本左右,中国人均图书消费量是日本和韩国的九分之一。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转变,生活节奏在改变,媒体传播方式也在变革,我们迎来了信息革命。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很多人在追求利益,追求“成星”的思想盛行,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上,就显得浮躁,缺乏思考、缺乏深沉,缺乏对自身心灵的修炼。中国古人讲修心、养性,要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很多人都做不到。而另一个差距,则是我们在相当多的时间内,读书都是用于升学、评职称。俄罗斯规定每个公民必读的书,美国也有对每个公民规定的必读的书,以色列也是这样,每个家庭的藏书是有标准的,这些好的习惯就是他们阅读水平高于我们的原因。这些年,经过全民阅读的倡导,中国书香社会的建设情况在好转,现在全国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节、读书日、读书季,农村也有了读书屋,让大家有书读。这样使得我们和这些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这样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也会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对于广大公众来说,通过阅读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
随着图书出版的多样化,图书的品种也在增加。读者怎么选择应该阅读哪些书呢?我建议,首先,你要把要读的书分出类别。在图书中,一类是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自然科学,一类是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形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再一类是研究人本身。具体选择读什么样的书,应是选择你喜欢阅读的那种。其次是多看一些名家的作品。他们在书中的感悟一定会对读者产生影响。再有,选书时,读者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自己的人生发展,这样可以保持读书的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