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邬书林:无愧历史 珍惜时代 精心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

2013年10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出席《史记》修订本出版座谈会并讲话,刊发时略有删节,内容如下: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自2006年启动,迄今已历8年,修订工程的首批成果——修订本《史记》终于问世。

一、修订出版好《史记》意义重大

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和史是传统学术的主流。修史读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载而不中辍的重要原因。《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繁荣的总结,又为之后的历代史书提供了示范,具有格外重要而崇高的地位。过去四库馆臣说“正史体尊,义与经配”,用来形容《史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尤其精当。《史记》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武帝之时,囊括此间3000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史记》博大精深,政治、经济、军事、社会、风俗人情……无不涉及、囊括,面相丰富,不同背景、志趣的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史记》记录并反映了西汉前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水平和精神风貌,也深刻影响了其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修订好《史记》,政治、文化意义重大。

二、《史记》修订出版工作责任重大

《史记》在中华文明史上地位如此崇隆,其本身有如此广阔的内涵,又能提供如此丰富的启发。那么,使更多的人便利、准确地阅读《史记》,既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政府、学界和出版界不容推卸的责任。《史记》刊行以来,历史上有多次编修和众多刻本。新中国成立后,《史记》出版工作更是受到重视。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便提出整理出版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的建议。此后,在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下,点校本《史记》和“二十四史”其他各书,在1959年至1978年的20年间,陆续推出,并奠定当代通行本的地位。其中,点校本《史记》分段精善,校勘审慎,标点妥帖,有关技术处理得当,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好评和广大读者的欢迎,至今还流通不衰。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修订出版《史记》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出版界,都可谓责任重大。2005年年底,中华书局启动“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调研。经过专家学者和中华书局数年的努力、奋斗,《史记》修订本今天已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次修订按照广校诸本、新撰校勘、订补疏误、尊重底本、优化完善和多领域专家协作等原则,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目前,学术界反映积极,好评如潮,令人欣慰。同时,要从现在开始,注意吸取意见、收集意见,为今后完善这项工作做好准备。

三、要认真总结此次修订工作的经验,更好地把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推向新水平

第一,要精心组织好国家的重要文化出版工程。国运强则书运昌,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书运反映国运,古籍整理工作尤其如此。顾颉刚先生上世纪20年代即发愿整理《史记》,经历30年时间,中间多次邀集同好、助手共襄其事,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日记,经常会提到整理《史记》的工作。但是在这30年中,他屡经战乱,颠沛流离,至50年代重回北京后,工作仍未完成。直到1958年,根据中央指示,在中华书局组织下,宋云彬先生根据顾颉刚先生的稿子全面加工,1959年出版,也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点校本《史记》。

顾颉刚先生30余年整理《史记》过程中的种种挫折和《史记》点校本的顺利出版,足以说明国家的支持是古籍整理事业进步、发展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和《清史稿》,包括我们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这些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二十四史”整理,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下完成的工作。此次修订工程启动后,也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这既是我们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要经验,也理应成为今后我们做好此项工作应有的传统和规矩。这里强调一下,由国家财政资助的项目,更应当目标高远,要出“黄钟大吕”,形成良好机制保障,防止各类滥竽充数之书。

第二,严谨的学术追求是抓好重大文化出版工程的关键。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繁荣,也离不开学界的支持,离不开专家学者的奉献和智慧。以点校本《史记》为例,顾颉刚先生是中国20世纪最优秀的历史学家之一,宋云彬先生也是学养深厚的名家。其他各史的点校,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断代史专家。此次修订工程,遴选的主持人也都是在断代史和文献学领域内卓有成就的学者。《史记》修订本的出版和其他各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参与其事的各位学者的付出和奉献。目前,全国有4所高校专门开设古典文献专业,90多所高校设立古籍研究所,全国古籍整理专门人才有数千人之巨。这些都将是古籍整理出版良性发展的最大依托。

反过来讲,古籍整理出版物的问世,也将推动学术的繁荣。此次修订工程,目标也不仅仅在于修订、完善点校本“二十四史”,更希望以此为契机,推动和完善古籍整理队伍的建设。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许多承担修订工作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单位,在修订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学科和学术队伍的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古籍整理事业的繁荣,需要更多更优秀的专家学者投身于此,需要我们充分尊重专家的专业劳动和智慧,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术风气。重要文化出版工程应当是造就学术大家的平台。我们要形成出版一批重要学术精品的同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大家的良好机制,以此吸引、鼓励、培养更多的学人投入到严谨的学术文化中来,以克服当前学术上的浮躁、浅薄之风。

第三,要倡导严肃认真编辑的工作态度。优秀的古籍整理出版物,离不开一支专业素养良好的古籍整理出版队伍。古籍编辑的业务素养,是优秀古籍出版物的保障。中华书局自创立以来,便为我国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书局被调整为古籍专业出版机构。在多年的古籍整理出版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古籍整理出版业务传统,锻炼出一支功底扎实、业务纯熟的专业队伍。作为修订工程的组织者,中华书局制定总则和工作流程,承担编辑和出版任务,保障了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修订本后出转精,更趋完善。这样一支专业核心队伍,在今后将为古籍整理出版和文化建设的繁荣作出贡献,也应当受到学术界和全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以鼓励更多的编辑甘为人梯、甘作嫁衣,献身出版工作。

第四,要高度重视技术进步给古籍整理出版带来的机遇,用好新技术,认真研究大数据条件下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追求,紧跟时代发展,进一步做好古籍整理出版。当前,深入研究大数据条件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大数据将从文献收集、分析方法和便捷工具三方面,为古籍整理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这会成为今后提高古籍出版水平的重要突破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要跟上这个潮流,更好地以古籍内容本身为核心,围绕着传播好古籍、使用好古籍开展工作。努力做到要有新追求,更好地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有新水平,更好地全面收集整理重要典籍,并常做常新,多出精品,便于使用。

最后,古籍整理出版项目需要认真规划。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是《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一部分。古籍整理出版是长期的事业,没有长期的积累和付出,不可能做出优秀的整理工作。“二十四史”点校前后风风雨雨20年,修订工程至今也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

长期的事业,需要长期的坚持,更需要合理、充分的规划。《史记》修订本的出版,只是“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第一步,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目前,修订工程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有效的工作体系和工作计划。相信经过专家学者和编辑同志的通力合作,再接再厉,一定能形成“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全面、阅读方便”的当代“二十四史”善本、定本,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文化精品。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