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王蒙:纪念韦君宜

QQ截图20180413112015

韦君宜是一个非常爱护年轻人的前辈,我没有见过这样做人的,就是她的直爽、她的干净,她一句废话没有,从来不说客气话,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就这么几句话,我找不着这样的人。

远在67年以前,我在北京市担任团干部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中国青年》杂志上署名韦君宜的一篇文章《妹妹的故事》,而它的副题是讲个人利益与革命利益的关系,我看了非常感动,我知道这是一个老革命,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共产党员,还是一个修辞立其诚的作者,因为她说的都是真心话,非常感动人。

其后若干年过去,想不到的是,她担任主编、黄秋耘(也是她的好友、同学)担任副主编的《文艺学习》,发起和组织了关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讨论,而且这个事情越闹越大,当然最后在毛主席的关怀下,这个事还是往好的方面发展。此期间君宜同志和她的丈夫杨述同志(北京市委管文教的书记)多次找我谈话,帮助我分析状况,帮助我正确地认识所碰到的各种复杂情况,既给我一些安慰和鼓舞,也给我一些提醒和批评,想办法能够让我更健康、更茁壮的成长。从此我们就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韦君宜同志是我的恩师,是覆盖我整个生命的恩师,因为在她的有生之年从此没有减少过对我的关心,第一是怎样正确地处理好《组织部来了年轻人》的讨论;第二是怎么想办法把《青春万岁》能够出版出来,当然这很不容易,等了25年才出来,但是韦君宜没有一天忘记过这个事;第三是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和我本人出现了某些大的挫折的情况下,怎么样维持像我这样一个人的健康的政治态度、人生态度、文学态度,还有各个方面,都是无微不至给予关心。

而且这个时候我就更发现了:韦君宜是一个非常爱护年轻人的前辈,我没有见过这样做人的,就是她的直爽、她的干净,她一句废话没有,从来不说客气话,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就这么几句话,我找不着这样的人。

而且我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她是一个始终怀抱着初心的革命者,她是“一二·九”时候的一个积极的人,她和胡乔木同志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也得到过胡乔木同志的一些帮助。所以在改革开放以后,她也常常把乔木同志的某些见解、某些想法,甚至委托她转告我的话都及时转告给我。她后来也非常关心我的遭遇、我的变化、我可能过不去的坎儿以及怎么样渡过这个坎儿。在我最困难的时期,比如说六十年代之初叫调整、充实、提高,文艺界稍微放开了一点,我发表了两篇短篇小说,其中第一篇发表的是《眼睛》,就是我先交给韦君宜,后来韦君宜交给《北京文学》(那时候是不是还叫《北京文艺》?)发表的,可是很快形势发生变化,任何作品都无法发表了,但是这个时候至少韦君宜家里面的小客厅还是我可以坐一坐的地方,还是一个可以谈谈文学的地方,还是一个可以得到鼓舞也得到告诫的地方。

我觉得韦君宜同志怀抱着初心,同时她又是纪律性极强的人,一切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办事,而且也要求我一切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来办事,包括我以后去新疆等等,都得到过她的指导和帮助。其他各个方面,韦君宜同志为人方面的优点也是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人,就是她的那种直爽、那种率真、那种朴素,我真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还有些小事让我非常感动,她在担任繁重的编辑任务的时候,有时候上飞机之前一一上飞机之前人心是最乱的,一会儿说走了,一会儿说不走了,一会儿又说再晚点20分钟,可是她拿着本子在那儿写作,她就能这样抓紧点滴时间创作。还有一个是她得了偏瘫以后,有一次我到她家里去,她在家里正在练习走路,全身出汗,在那拼命练习走路。我甚至于认为她在那个时候这样走路,从医学上看是得不偿失的,但是这个人有这么个劲儿:我不服气,我还得走路,我不能动的胳膊一定要动起来,哪怕躺在那也不服这口气。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关心我,各个方面没有她没关心到的。不过后来,我是58年才调到城里去的,58年以后的事情如何得到甄别,如何能够得到改正,她还帮我找过人,帮我找过北京市当时管学校工作的项子明,包括改正以后想办法调回北京等,没有她不关心的,所以我永远感激、永远感谢她。也由于她的那种特别纯朴的初心,有些事她会感到困惑,她写的小说里也流露了这种困惑的情绪,也曾经有人著文对她进行严厉的声讨和批判,但是我觉得韦君宜从总体来说,她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是一个真正的师长,是我的一个恩人,我永远感激她、怀念她。

(本文根据王蒙先生韦君宜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的发言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本人审阅,欢迎指正)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