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 集团领导 | 重要文件 | 组织结构 | 集团成员 | 大事记 | 企业文化 | 党群工作 | 文件下载 | 网站集群

结缘哈利•波特(人民文学出版社)

发布日期:2012-10-22   新闻来源: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1999年10月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的出版人就了解到“哈利·波特”这本颇具传奇色彩的畅销书,但没有料到的是:这样一本儿童书居然越来越火,令人瞠目结舌的销售数字不断刷新,还有那近乎疯狂的热销场面报道,国内出版界终于感悟到“哈利·波特”也可能成为一本风靡中国的畅销书。

当时网络并不发达,与国外联络没有现在方便,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儿室主任王瑞琴和编辑叶显林多次联系都无法探知J.K.罗琳代理人的具体联系地址。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瑞琴向时任《中华读书报》编辑的赵武平打探到罗琳代理人的联系方式,人文社这才与对方联系上。

很少有人知道,人文社之所以能拿到“哈利·波特”的版权,其中关键一条是能否满足罗琳的代理人要求的50万册的销量。对单册首印动辄近百万的哈五、哈六来说,50万册实在不算太多。放到现在,可能任何一家出版社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但那时却要承担很大风险。更要命的是人文社少儿编辑室刚恢复,就碰上“哈利·波特”的版权之争。

而之前,王瑞琴与叶显林已经与英方开始了一轮又一轮“艰苦的谈判”。当时有7家出版社参与了版权之争,除了人文社之外还有江苏少儿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等实力雄厚的出版社。

“哈利·波特的版权之争像在拍卖场上一样竞相报价,人文社很有可能不是其他出版社的对手,但论及出版文学经典的成就,人文社在国内恐怕鲜有对手。”当罗琳的代理人要求了解人文社的时候,王瑞琴深信这点肯定会打动英方。于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向英方发去了长达几十页的传真,概述了人文社50年来在中外文学图书出版方面的辉煌业绩。当英方了解了人文社的历史、人员情况、出书状况,尤其是出版外国作品的情况以后,代理人问:“你们能不能销售50万册?”

王瑞琴的答复是:“能!”

其实当时她心里也没底,“当时唯一的目标是,先谈下版权再说。”50万册的销量,决定了“哈利·波特”在中国的归属。

2000年8月底,人文社召开新闻发布会,原出版社社长聂震宁向媒体介绍了“哈利·波特”的购买版权情况以及翻译、出版和营销计划。2000年10月6日,“哈利·波特”(1—3)首发,每种首印20万册。在王瑞琴的印象中,几乎都来不及兴奋,突然之间她就变得特别忙:看稿子,谈封面,找插图,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媒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哈利·波特》开创了中国出版史的新纪元,中国的出版界跨出了一大步,向国外购买版权的出版社多起来了,同时也带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复兴。而国外的出版社也同时惊喜地发现,中国开始重视外国儿童文学的版权引进。

有了“哈利·波特”(1—3)的良好发行,人文社顺利获得了哈4、哈5、哈6、哈7的版权。2001年6月1日,“哈利·波特”(4)首发,首印20万册。2003年9月23日,“哈利·波特”(5)首发,首印80万册。2006年10月15日,“哈利·波特”(6)首发,首印80万册。

7年间,“哈利·波特”累计发行900余万册,销售2亿码洋,创造了近2500万元的利润。

责任编辑:陈丽壮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