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拿》打假

近日,有北京网友反映,毕飞宇的《推拿》竟然在书店里有两个版本。是一女二嫁还是盗版?记者9月4日收到消息,《推拿》的出版方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向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西苑出版社出版、署名为陈枰所著的《推拿》涉嫌著作权侵权,并索赔42万元人民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目前已受理了此案。

记者试图联系西苑出版社和陈枰,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而记者走访了南京几家大型书店发现,确实有西苑出版社出版的《推拿》在销售。

事件起因

《推拿》遭克隆惹恼“人文社”

随着电视剧《推拿》在央视一套落下帷幕,以及话剧《推拿》的开演,越来越多的观众对小说原著发生了兴趣。但是,当北京的读者进入各大书店选购图书时,却在书架上看到了两本《推拿》,而且都是“长篇小说”: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毕飞宇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另一本是署名陈枰著的“长篇小说”《推拿》。而相同的情况在当当等电商网站上也存在。

记者4日致电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赵萍,她告诉记者:“毕飞宇表示,他虽然曾提供给他人长篇小说《推拿》的电视剧改编权,但从未授权他人出版电视剧《推拿》的剧本或小说。”同时,赵萍称,人民文学出版社早在2008年9月就出版了《推拿》,并享有此书的专有出版权。2011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时,该书的发行量已经超过了20多万册。

南京走访

西苑版《推拿》还有三本库存

孪生《推拿》出现在北京的书店里,那南京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南京新街口的几家书店。调查发现,新华书店和大众书局都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推拿》在售。但是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通过搜索,告诉记者别的分店里确实有西苑出版社版《推拿》的库存。“南京这边一共只有三本库存了,这个书大概是5月底上架的,销量也一般。”当记者询问,西苑版《推拿》涉及官司,书店会否做下架处理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本来这三本就在库里,没上架。而且以后都不会进货了。”

被告回应

西苑出版社发微博:我们和陈枰没侵权

记者试图联系西苑出版社,但几部电话都无人接听。不过西苑出版社并不是沉默以对,该社通过微博发表了遭起诉的看法,认为自己并无过错。微博中写道:“我们与该电视剧编剧陈枰女士签署出版合同是基于其与电视剧投资方签署合同中第8项。”随后又上传了一张合同截图,第8项上写道:“甲方委托乙方(指陈枰)根据文学作品《推拿》改编而成电视剧剧本大纲、分集梗概和剧本,甲乙双方协商议定:乙方除保留对该剧本的署名权外,甲乙双方就该剧本文本发表权细化约定如下:1.甲方在其拥有的该剧本著作权之发表权范围内,给乙方保留图书发表及其获得收益之权益。”

该微博之后还否认陈枰写的《推拿》是长篇小说,“封面特别印上了‘电视剧剧作全文本’等非常明显的图书信息。”

作者态度

陈枰态度耐人寻味,毕飞宇心情不受影响

记者获悉,西苑版《推拿》的作者陈枰正是电视剧《推拿》的编剧。记者试图联系她,但电话被掐断。而在微博上,陈枰转发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状告西苑出版社的消息,并且@了西苑出版社工作人员,其态度耐人寻味。

至于毕飞宇方面,记者没有直接联系上他。但了解到他今天将在北京观看话剧版《推拿》,心情不错。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毕飞宇没有因此影响心情,一切都委托出版社和律师代为出面。

记者获悉,这已经不是毕飞宇第一次和陈枰合作,早在毕飞宇的作品《青衣》被拍成电视剧时,陈枰就是编剧。毕飞宇对她的改编非常满意,“看着已经不是我的东西了,但处处又是我的东西。”此次改编《推拿》,毕飞宇非常信任陈枰,认为“她对生活画面的描摹非常到位、丰富,在情节营造上也很生动,是一个标准的电视剧编剧”。

律师说法

没有毕飞宇授权

什么合同都无效

记者4日联系上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代理律师张中辉。他表示,毕飞宇对其创作的长篇小说《推拿》享有包括改编权在内的著作权。“毕飞宇的确曾将电视剧改编权授予他人,但并未许可他人出版发行电视剧剧本或衍生的小说。西苑出版社未经毕飞宇许可,擅自出版发行署名陈枰所著的长篇小说《推拿》,侵犯了毕飞宇所享有著作权中的改编权,依法应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针对于西苑出版社在微博晒出的那一纸允许陈枰出版剧本的合同,张中辉称:“电视剧投资方根本没有这样的权利,即便是剧本的出版权,也应该由毕飞宇授予。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毕飞宇的授权。”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西苑出版社告上法庭,索赔42万元,并没有把陈枰一同列为被告。张中辉说,目前保留对陈枰起诉的权利,“现在也不清楚西苑出版社和陈枰之间具体是如何说的,而且从取证的角度上来说,西苑出版社的书已经在书店里卖了,已经构成侵权了。”

记者手记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我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受到中国影视业的如饥似渴。他们怀里捧着大把的钞票,等米下锅。所以当莫言获得诺奖之后,他的《藏宝图》要被拍成电影,他的《红高粱家族》要被拍成电视剧。毕飞宇也是如此,一部《推拿》衍生出了电视剧、电影、话剧三个版本,如果还有更多的艺术形式,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推拿》面世。一部作品的走红,让无数的人蜂拥而至,希望借着这股东风,开发出它的更多价值。

西苑出版社堂而皇之地把电视剧《推拿》的剧本经过改编后出版,用意不言而喻。但问题是,这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想搭顺风车,起码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在原著作者并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事情一旦曝光,让相关当事人情何以堪,也会在读者心中投下阴影。这一槌子的买卖看似占了便宜,实际上得不偿失。值得吗?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