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凌云:互联网思维推动营销改革创新

以“推进深度战略合作、积极谋求营销创新”为主题的中国出版集团第四届经销商大会暨营销创新论坛,于1月5日在北京北发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23家出版单位携千余种重点新书悉数到场亮相。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中国版协理事长、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作大会致辞。中宣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巡视员吕晓清、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北京出版发行协会主席冯俊科等相关部门、协会领导,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副总裁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希安、孙月沐等中版集团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樊希安主持。

翟

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翟凌云在创新营销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未来十年,互联网会继续发展,它是一个资源重组和资源掠夺的战场。作为传统出版发行业,营销创新是必然的,而且要作颠覆式的创新。网络世界的今天,内容传播已没有局限。网络内容传播比产品的传播更为迅速、更为广泛,而内容传播对互联网的影响力会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重大资源和动力。

中国出版集团提出了品牌发展战略,在互联网时代,我认为品牌营销需要更多认同者,让他们成为粉丝。对于出版企业,我觉得粉丝可能比读者更重要。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于出版发行企业而言,粉丝应是最优质的目标消费群体,我们应该拿出品质服务乃至福利,利用技术手段建立粉丝群体。今后,没有粉丝的企业是没有未来的。针对营销,我有如下几点思考:

营销前置。我们需要在一些优质图书出版前,将好内容提炼出来。好内容不怕不传播。为什么不能把爆点形成关注、形成需求?我们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图书出版的预定也可以变成常态。我们要把营销做到极致,触动心灵的内容才能激发读者对产品的需求。

社会化媒体。借助社会化媒体,如微信、微博等资源,搭建平台,形成集聚效应。如为作者搭建写作的平台、为读者搭建阅读的平台、为员工搭建创业的平台等。只要符合现代的网络思维,才能形成资源共享的机制,互利共盈才能价值爆棚。

社会化的创作。我们有责任来鼓励创作来源的多元化,应建立一种使草根作者脱颖而出的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拿起笔,好内容也可以众筹。最关键的是,我们建立起创作社会化与营销社会化的统一体,可以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

数字化。不仅是内容简单的数字化,更需要对现有数字资源进行整理、积累、分析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推广,为未来的精准营销、嫁接营销、定制营销创造条件。这项工作要下决心,要动手快,要坚持做,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营销机制改革创新需不断试错。传统出版发行行业的改革不容易,因为有观念的瓶颈、人才的瓶颈、机制的瓶颈。企业所有的创新改革必须得到上下的支持,在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才能形成规模,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从而达到效果。改革需要试错,更需要宽容。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很多习惯,而且思维的改变比习惯的改变来得更为重要。我觉得,互联网思维推动营销改革的创新可能是重要的方法,包含用户的思维、极致的思维、社会化思维、平台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等。很多行业都在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改革实践,这样“三种转变”才可能成为趋势:由产品传播向内容传播转变,由渠道经济向粉丝经济转变,由图书价值向产业价值转变。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