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八年了,用了这八年时间,还用一系列著名出版品牌和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举措,慢慢地凝炼出八个字来:固本,求新,弘文,致远,是为集团公司核心理念。
既然是理念,又是核心的,那就根子上的,骨子里的,是要刻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的,又高又深;是传承,是高尚,是久远,不过时的,经琢磨的。听起来令人精神为之一震(不是振),喊一嗓子出来响当当的。
有人说,这核心理念又高又深,好像跟我们没关系。哎,您这么说也不对。想想看,一个人,一个员工,如果大方向没搞对,大道理没弄懂,那么他的活儿怎么也干不好;反之,如果一个人、一个员工,虽然明白大道理,但也不一定就能把工作做好。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理念也好,大道理也好,只是个大方向,是个前提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多的还要靠自己的志气,毅力,能力和智慧。当然还有团队精神。
因此,核心理念是整个集团一个整体的精、气、神,一条大船的行驶方向。每个人、每个集团成员,得把这核心理念看成一个大圈,无论如何,也不能出这个圈,并从心中,从根本上搞懂它,从心眼儿里认可它,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谈谈我对集团公司核心理念的理解。
固本。这两个字无非是两、三重意思,一个是方向不能偏,一个是主业不能放。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方向容不得一点儿的偏差。你出一本坏书试试,别说是一本坏书了,就是一本书中出现了一处重大问题都了不得。集团公司的主业当然就是出版,因为传承文化,积累、创新文化精典是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最神圣的使命,就是历史的责任。再说了,集团公司那么多精英,那么多骨干,都是干了半辈子、甚至一辈子出版,集团公司的特长就是出版,集团公司的看家本领就是出版,放弃了主业,先不要说使命,也许连饭也吃不上了。
还要一条,那就是各成员企业的老特色、老传统。集团公司中有老店,老字号,百年传承,无非是两个字,一个是“特”,一个是 “精”。“特”,举世无双,是谓不求第一,但求唯一;“精”,精益求精,是谓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在纷繁的世界面前,不瞎搀和,不视而不见,不舍近求远,不随风逐浪,不为小利而动,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
求新。先说“新”字。新的东西是相对于成熟的东西而言。新产品,新产业,新技术,新领域,新市场;新的市场细划分,新的营销方式,新的管理模式。还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新体制,新机制,还有社会、人民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就集团公司而言,最新的要求是“国际一流”,也是最难的要求,差距太大,和别的“新”不太一样,质的不一样。
怎么去“新”呢?求!主动性十足。不是“追”,那有些急,还有些盲目,一急一盲目就容易为小利而动,容易随波逐流。也不是“等”。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多少机会都放过去了。更不是“要”。这个“新”字追不来,等不来,更要不来。“求”,孜孜以求。一个“求”字博大精深。有动机,有方法,有过程,还有色彩。求得坚定不移,求得坚忍不拔,求得一以贯之,求得舍生忘死。求得精,求得清,求得信心大增,求得心知肚明。
因为弘文。所以致远。这里说的绝不是具体要求,是胸怀,是气质,是境界,是人品,是理想。
从字面上看,弘文就是弘扬文化的精简。弘扬,文化,具像,实在,操作性、可理解性强,可以化解为一项一项具体的事物性工作。然而,当把“扬”字与“化”字抽去之后,变成“弘文”,数字仅减少了两个,内涵却扩大了100倍。这两个字在你的脑海里展开,你不可能想像出何种具体的事物、事情来,只能感觉像进入了一个浩瀚的宇宙空间,纵横捭阖,上下五千年,前后五千里,都无法容纳“弘文”的奔腾驰骋。
由“弘文致远”,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中华书局的局训或叫核心理念的,“守正出新”。与集团公司的有关联,有一致,异曲同工。但也有不同,字面上更简洁,令人思索的余地更宽。袁先生这句真言,包含了多少中华人,中华人的朋友的愿望和企盼。
一个“守”字,一个“出”字,涵括了极其丰富而又极其朴素的哲学思想。你不觉得,“守”字中还有进的味道吧,“出”字里还含有吸收的意思吗?大凡老字号,必守正,必出新。生存之道,发展之道,深化之道,壮大之道,全在其中,永世不变。
总之,再高的境界,再深的理念,无论如何,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地办,问题还是要一个一个地解决,路还是要一步一步地走。
核心理念永远有两个最忠、最实的朋友:实际,踏实。